【本報台北訊】為鼓勵優秀人才就讀博士,教育部去年起推出產學合作培育研發精英計畫,需要企業研發及寫論文,一年補助二十萬。去年要招一百零四人只招到六十九人,只有七成。教育部次長陳德華不諱言,企業參與不積極,為提高學生就讀意願,教育部打算結合科技部祭出高額獎學金,讓學生一個月最多可有五到六萬元獎學金,最快明年實施。
為解決「流浪博士」問題,教育部計畫八年投入三點六億元,每年補助一百五十位博士投入產業界,也就是產學合作培育研發精英計畫,簡稱產博。以「碩、博士五年一貫」等方式培育,兩年在學校研修、兩年赴企業從事研發,最後一年回學校完成論文,每人一年可獲教育部補助二十萬,企業可以加碼,但學生一個月只有一、兩萬元。
第一年十四校開出一百零四個名額,只吸引六十九人就讀,只有約七成。教育部最近核定一○四年招生系所及名額,去年已招生的十四校,今年核定九十九個名額,新增八校等二十四個學程,要招七十七人,生物醫療、電機資訊及理工較多,也就是有二十二校要招一百七十六人。
交大、輔大、高醫大及陽明等都增設生技相關學程;淡江大學增設機器人博士學位學程。人社管理方面,暨南大學增設觀光創新與產業加值博士學位學程。科大方面,台北科大增設機電科技學程及電資科技學程。
教育部不諱言,去年知道此方案的人較少,加上給的獎學金不夠,只招到七成。陳德華指出,培養優秀的博士生,一個月給五、六萬元,讓他們不必去想擔心生活費,是值得的,因此教育部想跟科技部合作。
高教司指出,目前科技部試辦企業參與培育博士研究生方案,申請到計畫的博士生,一個月最多可拿到科技部和企業共同給的四、五萬獎學金。但該方案和教育部的不能重復申請,教育部最近和科技部及經濟部開會達成共識,最快明年起,博士生可同時申請教育部和科技部方案,將獎學金有機會加碼到五、六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