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即肯定 3人獲貢獻獎

記者郭士榛、李祖翔台北報導 圖/人間社提供 |2015.12.14
1697觀看次
字級
文學貢獻獎 白先勇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傳播貢獻獎 游美月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傳播貢獻獎 陳長文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郭士榛、李祖翔台北報導】第七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和第五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昨舉辦聯合贈獎,理律法律事務所長陳長文、《聯合報》總編輯游美月、作家白先勇分別獲得傳播及文學貢獻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慈惠法師引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山林一員即有滅火之責」的比喻,感謝傳播人對社會的貢獻,白先勇也難掩興奮地發表感言,讚嘆:「文學獎提高全球華人對文學的重視!」

這座獎 讓文學被重視

典禮首先恭讀總統馬英九賀電,顯示總統對傳播獎與文學獎的重視。接著慈惠法師感謝得獎人及參與者接受佛光山的心意,讓星雲大師希望對社會有貢獻的傳播人被看見,接著細數大師一生熱愛寫作,「年臻九十未曾放棄文字工作」的態度,希望傳播人的辛苦在當下即刻受肯定。

傳播獎主委高希均表示,當民主體制產生了不合理的現象,社會能採取的制衡對策,是法律、媒體專業示範及文學,因此貢獻獎特地頒給了非新聞工作者的陳長文、線上工作者游美月和白先勇。

「白先勇以一人之力,救活被視為無法再發展的崑曲,將千嬌百媚呈現世人眼前。」文學星雲獎主委李瑞騰指出,白先勇在一九六○年創辦《現代文學》雜誌,讓社會感受文學的可貴,在這年紀仍不忘舉辦展覽和紀錄片,將文學貢獻獎頒給他是實至名歸。

白先勇感觸很深,分享十年前創作《青春版牡丹亭》時,曾請教星雲大師,驚奇大師對崑曲的學養超出自己,感謝大師的鼓勵,《青》劇現已演出二百六十五場。而一生為文學及台灣文學付出,讓處於貧瘠年代的台灣文壇有了意外影響、幫助數代台灣作家成長的他,獲獎無疑是最大肯定。

真善美 帶給台灣力量

貴賓及文化部次長蔡炳坤一致感謝受獎人為台灣的奉獻,更感謝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對文化、教育、藝文的關注,若人人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就能激起善的一面。

除貢獻獎,傳播獎另設「年度專題計畫報導獎」與「社會前進獎」,總獎金達五百八十三萬五千元,評審對前者得主中央社及《聯合報》團隊的兩岸議題深切期盼,後者得主有五組、十一人,從中國政經戰略、大國崛起背後的弱勢、陸生角度探討台灣政策,到敘利亞難民成因觀察、環印度洋形勢分析、富裕小國列支敦士登等,被認為是台灣急切需要的訊息。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也另設創作獎,歷史小說得主集前人記憶碎片,融合現代人審視目光,讓讀者重新與時間、空間對話;報導文學描寫流亡藏人及台灣橫貫公路;人間佛教散文得主則取材人性關懷。寒流來襲,台灣卻有熱流、清流,七年的傳播獎與五年的文學獎為台灣帶來向上、奮鬥的感人力量。

文化部次長蔡炳坤、《聯合報》顧問張作錦、《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聯合報》社長項國寧、中央社社長樊祥麟、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等貴賓均蒞臨頒獎典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