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投票只剩三十幾天,總統候選人辯論卻是難產,理由竟是搞不定由誰主辦。連此事都爭議不休,真懷疑選出來的總統有沒有治理國家政務的大智慧。
依慣例由「四報一社」主辦總統候選人辯論,蔡英文沒說有什麼不好,卻堅持三黨早同意由「三立」主辦首場辯論。為何如此執意要由「三立」主辦?蔡英文也沒說,但大家明白其立場。
大家都希望能有多幾場辯論會,藉著各候選人親身回答並闡述政見,能更清楚認識其施政抱負及了解各候選人的差異,不致只憑著媒體廣告塑造的形象或印象好惡,輕率投下選票。
投票日已是如此迫近,即使最後匆促成舉辦一、二場政見辯論,怕也是虛晃一招,流於表演作秀。坦白說,對這場總統大選辯論的評價與期待已經打了折扣。
也許勝負形勢太明顯,自認勝券在握者不想因辯論給對手機會。但別忘了,要作為國家領導人,這種耍盡心機的作法不夠光明磊落,哪怕是選上了總統,也讓人擔心沒有處理國政的真本事。
蕭思源(苗栗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