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中國化」擺上香港立法會作為議題討論時,歷屆《中國好聲音》學員殺入紅館舉行「中國好聲音香港演唱會二○一五」,吳莫愁、李安、畢夏、張磊、陳冰、李幸倪及有鄧麗君轉世的朗嘎拉姆等二十五位學員先分成五組合唱,再由張瑋飆高音打頭陣,接著張欣奕挑戰廣東歌《喜歡你》,唱得有板有眼!演唱以普通話歌曲為主,將中國美妙的歌聲帶入香港,響徹維多利亞港灣。
香港議員在立法會上持論去「大陸化」,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提出「保障香港不受大陸化」議案。毛議員在動議發言時將「大陸化」等同「假、貪和濫權」,定義「大陸化」就是負面化,認為香港應該去「大陸化」。
先不說這樣的定義是否正確,香港人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根本無法去「大陸化」。這一天,超過萬人的紅館座無虛席,香港人為「中國好聲音」吸引,全場沒有噓聲,只有隨著演唱節奏的掌聲、歡呼聲。即使是中國好聲音香港代表李嘉琪,二首歌曲唱的不是廣東歌,而是以國語和英語來完成的。不過,她的出場,代表香港人也可以在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勝出,讓香港人著實激動了一陣子。
張欣奕一曲廣東歌《喜歡你》,讓紅場觀眾拍爛手掌。雖然她的粵語演唱並不很標準,但鄉音的親切感在紅館久久迴盪。其實,現場演唱者與歡眾已經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不管唱什麼歌,用什麼語言,中國之聲帶起的天籟之音超越了一切。現場的觀眾似乎是在以掌聲、歡樂聲重新定義「大陸化」。
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改變了那種封閉和落後的生活狀況,其在經濟、文化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無可否認的是,大陸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弊端仍處處可見,但這不能全盤否定「大陸化」給這個社會,給這個世界注入了新的元素,它讓世界、讓你的生活不一樣了。
在香港,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大陸化的因素已經滲透到每一個港人的生活之中,每年五千萬,令香港滿街所見大陸遊客,香港的零售業,幾乎就靠大陸遊客支撐;香港產業早已服務業化,香港人的吃穿用大部分來自大陸;金融業是香港支柱產業,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一半以上是大陸企業,金融從業員要求既懂英文,更要懂普通話。類似的情況舉不勝舉,香港,處處都有中國聲音,無法去掉中國聲音。
紀碩鳴(人間福報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