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改過 造就全新自我

劉曉青(彰化縣/餐飲業) |2015.12.09
1637觀看次
字級

孔子說:「過則勿憚改。」知道自己有過失時,要有勇氣面對並且修正它。這個改過的勇氣,源自於一份安定的內省覺照力,時時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漸漸地,就能提升人品,減少過失。

想想自己今天的哪些行為可以給予自己一個大大的讚;或者,哪些事件是自己表錯情、說錯話。當觀察自己有一些的好態度、習慣,須持續保持;反之,不好的行為,就得找出問題的核心,加以修正。

反觀當今政治人物,為了贏得個人選票及政黨利益,用盡各種手段,揭露對方的瘡疤與過失,醜化敵對政黨。這樣的行為,背後代表著這些政治人物自我檢討和反省力的缺乏,才會用盡心思地去看到別人的過失,並且大肆宣傳,殊不知自己這樣的行徑,早已呈現自己的心胸狹宰,無法為台灣的社會做出正面示範,反而分裂了台灣人民的心,造成對立。

人之所以與動物不同,在於人類具有觀察、學習和思辨的能力,善用這些能力,得以認識自我的優缺點,並去除不善習,培養良善的價值的能力。

要如何培養這樣的能力呢?在此提出幾項來供大家參考:

一、寫自知錄,每天留一些空白的時間,記下當日印象最深刻的事,想一想,為何這些事情會發生?前因後果為何?如何處理才能使事情更圓滿?

二、聆聽朋友的諫言,讓我們看見自己看不到的角落。

三、以他人的行為來檢視自己是否有同樣的情況。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不要害怕看見自己的過失,反而要很開心自己有能力重新認識自己,讓自己有機會改進。當下提起勇氣,改正過失,就是個全新的自我。

劉曉青(彰化縣/餐飲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