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高鐵公司營運之初接受日本顧問建議,採購大批列車零組件備料,結果九年來有大批備品完全用不上,台灣高鐵依據會計準則對零件備料的資產價值進行評鑑,上月底提列五億元備料虧損,高鐵董事擔心,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後續恐有更多備料使用不了而須再提列損失。
高鐵公司表示,台灣是第一次引進高鐵系統,沒有任何營運經驗,所以在不同階段(土建工程施作期、機電系統引進期、通車營運期)都有聘請日本新幹線系統的專家擔任顧問,他們認為台灣與日本相隔一個大海,如果列車發生故障需更換零件,無法馬上就運過來,甚至有些零件還得訂製,這將會使列車無法繼續營運,故建議多採購一些備料,以備不時之需。
高鐵公司董事長劉維琪說,這五億元是因為當年零件採購價格以低於現在,在盤點後,會計師建議財務報表要明列零件的資產價值,但未來如果該零件可以使用的話,財報就可以再回沖該零件的資產價值。
高鐵董事認為,高鐵系統承包商日本新幹線聯合延誤台灣高鐵通車一年,雙方協商後日方同意賠償,並於未來零件採購時給予優惠價格,許多零件備料台灣高鐵也不必準備,日方會負責提供,以降低高鐵公司的庫存壓力與潛藏的財務風險,結果卻發生零件備料要報廢而提列虧損的事情,高鐵公司經理部門應落實處理日方的承諾。
董事擔心,高鐵系統相當複雜,零件非常多,經理部門應徹底清查高鐵備料情形,到底有多少是幾十年完全都用不上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