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字書店 走進獨立書店 不只賣書 還賣希望 文/郭士榛 圖/讀字書店提供 |2015.12.06 語音朗讀 44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讀字書店 走進獨立書店 不只賣書 還賣希望 「讀字書店」店長郭正偉本身是編輯,也是作者,喜愛文字工作。 「讀字書店」招牌很特殊,讓你走路時免踩到它,而特特別注意到書店名稱。 書店經常舉辦作者見面會及藝文座談,或者展覽。 書店空間大,感覺寬敞舒適。 店內有桌椅,提供飲料,民眾可以舒服待在店內,靜靜的把想買的書仔細翻閱、慎重過濾。 店長特別介紹《與電影握手》作者藍祖蔚,搭配張國榮海報和隨身袋一套,另一本是非賣品《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文/郭士榛 圖/讀字書店提供 一個多月經營書店的經驗,讓郭正偉覺得自己不是賣書,而是在賣希望,為生活找到新契機,長時間累積會找到和自己相像的人,如同社區有位爸爸對店長說:「讀書真的很有用」,他們像是互找到伯樂而開心。 目前全世界正處於嚴重的經濟蕭條時代,台灣卻有個特色,就是「獨立書店」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雖也有些經營不善而熄燈的,但這並不能澆熄年輕人創業的熱情。 二○一五年十月,在桃園桃二路又添了一支獨立書店生力軍「讀字書店」,桃二路臨近車水馬龍的春日路,原以為會很難找,但因坐落在藍色天橋邊,走進因天橋形成的拱門,「讀字書店」近在眼前,店長郭正偉笑說:「真的沒想到天橋現已成書店地標。」 為生活找到新的契機 店長郭正偉將書店設定為社區書店,他最大的目標就是服務社區民眾,期望為他們帶來好書,帶來生活新契機。「剛開店時深受社區民眾的質疑和排斥,因為開店會影響到住戶的安寧與安全。」郭正偉說,曾有一對中年夫妻來書店選書,結帳時才說出心聲,原來他們是為小孩來探路的,他們家小孩每天都經過書店,但覺店內的擺設不像「誠品書店」架上有許多書,感覺很奇怪而不敢走進去,後因父母了解書店後,他們家人成為店內常客。 「說實話,面對這樣的質疑,我自己也不適應,但社區原是封閉的,經過不斷溝通,現在社區民眾喜歡書店,也常來找店長聊天,交換讀書心得,或請店長推薦好書給他們。」這樣的轉變很快,連郭正偉都嚇一跳,但他喜歡現在這樣的關係。他記得,社區內有一高中生和父母吵架,他生氣跑進書店表明要轉換心情,就在他靜靜一旁看書時,他的父親也悄悄走進書店,拿本書坐在孩子旁邊,直到書店打烊,父子二人開心返家。 雖然「讀字書店」開店才一個多月,但提及和社區民眾由陌生到熟稔,郭正偉有許多故事可說,其中最讓他感動的,是一位小朋友出車禍開刀後需長期復健,有天這位媽媽來書店看到《小王子》,她請店長說明《小王子》故事,最後決定買本回家送給自己的小孩,讓小王子對生活體會的故事,激勵勇敢面對受傷的自己。 一個多月經營書店的經驗,郭正偉覺得自己不是賣書,而是在賣希望,為生活找到新契機,「書容易讓人改變想法,或看到別人的想法。」郭正偉指出,長時間累積會找到和自己相像的人,就如同社區有位爸爸,有天衝進書店對店長說:「讀書真的很有用」,他們像是互找到伯樂而開心。 靜心翻書和自己相處 「讀字書店」的幕後老闆是集結了創作者、編輯、逗點文創結社社長等身分的陳夏民。郭正偉表示,陳夏民外出工作在異地生活日久後,想返回自己生長的地方桃園做些事情,他先創立獨立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後又選在與逗點文創結社辦公室不遠處,開設獨立書店「讀字書店」,店名意指「獨自閱讀,讀字探索」,希望這裡能提供一個人靜心翻翻書、和自己相處的空間。 郭正偉說明,「讀字書店」的概念,來自於二○一一年開始連續五年台北國際書展推出「讀字去旅行」,以讀字機場、 讀字車站、讀字小宇宙、讀字部落、讀字小酒館,受到民眾歡迎。「讀字書店」就是為延伸展這個概念,讓「讀字」可持續存在。郭正偉期待這裡不僅是書店,而是希望做為一個創作人聚集的平台,因此部分空間將規畫為藝文展覽之用。 陳夏民雖是「讀字書店」老闆,但書店的選書風格,仍以店長郭正偉喜好為主,「書店內常會找到在別的書店找不到的書或雜誌,這些被認定是小眾的好書成為書店主角。甚至國、高中生自辦的刊物,不能大量發行,就在此寄售。」郭正偉說,設計師陳昭淵獨立發行《小鮮肉》詩集,是書店受歡迎的書,讓很多民眾大開眼界。 書店一二事 選誠懇的作品來賣 因為書店被設定是屬於社區型書店,選書是以社區功用為主,除了坊間常見的文學、飲食和旅行之外,也帶入社區居民有閱讀需求的「教養」、關注時代脈絡的「社會觀察」、近年趨勢話題的「運動」和培育美感的「設計」等,郭正偉強調:「選我們覺得誠懇的作品來賣。」他喜歡看到認真的創作者。 「讀字書店」還有一項特色,想創造書的手感,店長會在每本推薦書旁貼上手寫的文字,給讀者參考用,也有作者簽名板。面對很少人用手寫字的時代,他們想變成一家手寫字的書店,創造手有溫度的質感。郭正偉表示,如果讀者相信店長的品味,願意帶走這本書,他會很樂意為書包上特製的書衣,為讀者的閱讀增添些許溫度。 成立一個多月的「讀字書店」,已有一千多本的藏書,其中店長特別介紹兩本經典藏書,一是《與電影握手》作者藍祖蔚,搭配張國榮海報和隨身袋一套,受到書迷喜歡。另一本,是郭正偉由香港扛回來的非賣品《九龍城寨的日與夜》用攝影圖片記錄九龍城的變化,民眾有興趣可在店內翻閱。 書店空間蠻大,感覺很寬敞舒適。郭正偉表示,店的裝潢原想採工業風格,但做好後完全不是想像中的樣子,反而有著空間的亮度和溫度。 由於是賣新書為主,因而沒有一般二手書店堆滿書的擁擠感,書店內每個書的專櫃都可靈活更動,挪動出空間,可以配合主打書舉辦作者見面會及藝文座談,或展覽。因為有沙發、有桌椅,提供飲料,民眾可以舒服待在店內,靜靜的把想買的書仔細翻閱、慎重過濾。 書店開幕那段時間,曾展出桃園「東門市場拆遷案」的紀錄,透過裝置藝術與攝影,讀者或許可以重新探索、閱讀這一座城市曾經的軌跡。郭正偉表示,未來會以藝術家創作為主,持續辦各項展覽。 「讀字書店」位在靜謐的巷弄裡,為書迷提供一個直到午夜十二點的閱讀空間。郭正偉指出,書店的用意是讓讀字攤位不只是一個短期的展示,更有發展為一個平台的潛力。未來書店也將肩負出版任務,發展屬於在地的出版物。 獨立出版聯盟成立 搭建資源共享平台 為期許可以將「獨立出版」打造成一個台灣品牌,做出微型出版和個人特色。由一人出版社劉霽、逗點文創結社陳夏民、南方家園出版社劉子華發起,集結多家獨立小型出版成員,正式成立「獨立出版聯盟」,將號召台灣獨立出版人共同加入,一同推廣獨立出版與閱讀文化。 明年,獨立出版聯盟進軍台北國際書展,將以廟會辦桌為概念,鼓勵獨立出版社以包桌、併桌等方式,展現個人特色,也一同推廣獨立出版與閱讀文化。 自二○一一年起,數家獨立出版社便聯手租下台北國際書展的展位,以「讀字去旅行」為主題系列,陸續將展位設計布置成車站、小酒館等,吸引海外出版業注意,並獲邀出國參展機會。 陳夏民表示,台灣的獨立出版蓬勃發展,粗估登記有案的出版社中,可能有大約半數為微小型出版社,出版書種以文化、藝術、社會等議題居多,加上台灣的獨立書店普及、印刷技術精良,近年連大陸、香港人也來台找獨立出版社出書。 劉霽指出,成立獨立出版聯盟,希望為獨立出版社打造一個資源共享的服務平台,將成立網站蒐集會員書目,以利讀者或書店、書展尋找合作對象,並搭建書展平台,集合眾人之力參加海內外書展。數次到大陸參加書展的劉子華的觀察,台灣詩集、設計書、議題探討等書籍,頗受大陸書店通路青睞。 「獨立出版聯盟」成立,號召具個人特色、五人以下不屬集團的微型出版社或個人出版者加入,一成立已有三十五個會員,將在明年台北國際書展以「讀字辦桌」的概念規畫展位,展現台灣文化出版多元、獨立的熱鬧風景。「獨立出版聯盟」以小化大,集合眾人之力,或許將為台灣出版的未來提供更美好的想像。 前一篇文章 簡單故事 生動圖畫--了解傳統民俗之美 下一篇文章 韓藝術家崔旴嵐 機械中的靈魂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