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故事 弘法不以好惡~度眾不以貴賤

 |2015.12.06
1809觀看次
字級

佛陀以智 面對惡口之人

摘自:《金剛經講話》星雲大師著「不受不貪無住福勝分第二十八—二、菩薩所作不貪福德」

內文:

佛陀與弟子們入舍衛城乞食,正好遇見懷恨佛陀的人,於是這個人立即大聲和街上的行人談論許多有關佛陀的惡行。其中一位弟子看見有人凌辱佛陀,很生氣向佛陀說:

「這裏的人沒有善根,不知尊敬三寶,佛陀,我們不如離開此處,到一個人心善良的城市吧!」

佛陀反問他:「如果搬到別的地方,還是有人不信奉佛法,那麼你要怎麼辦?」

弟子答道:「我們再搬到別的地方去!」

佛陀說:「為了外境的緣故,我們要搬到什麼時候為止呢?這不是究竟之道啊!唯有一個根本的解決方法:如果我們受到輕賤,心不動念,以忍止諍,護於口,行於心,直到他們不再輕賤為止。」

佛陀接著說:「一個開悟的人,安忍如大地,不應該受毀譽褒貶,而動搖意志,以無我觀,觀察諸法虛妄,那麼我人的幻象,乃至世間的好壞,不過如水上泡沫,乍起乍滅,哪裡會恆常不變呢?」

逃離一個違逆的環境,不過是砍樹不伐根,愛根不伏,妄想分別的枝葉,春風吹起又繁茂滋生。心中能通達無我法者,心地澄清如日月明,眼前人我的山川如芥子渺,是非如天籟曼妙。在布滿泥塵的人間,啟建慈悲道場,步步不染塵。就像明朝唐寅的〈警世詩〉:

世事如舟挂短蓬,或移西岸或移東。

幾回缺月又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事癡呆半作聾。

大迦葉度貧婆生天積福田

摘自:《十大弟子傳》星雲大師著「大迦葉-頭陀第一—度貧婆生天」

內文:

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貧窮的老婆婆,既無親戚,也無家可歸。白天,東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隨便睡在小巷的角落。她身上穿的是以竹葉編織而成的衣服,只能掩蔽她那難看的裸體,當身體生起嚴重的病症時,她只能躺在塵埃中等死。有時,富家的傭人,將洗米的水汁倒在老婆婆的身旁,被飢餓所迫的老婆婆,趕快用破瓦片去接受那骯髒的米汁來充飢。

大迦葉知道這位可憐被貧病所纏的老婆婆後,特別前去訪問。老婆婆自從貧病加諸身上以後,從來就不曾有人訪問過她。尊者到時,她挺起病身一看,原來是一位很莊嚴的乞食比丘,難道比丘比老婆婆還貧窮?所以她就說道:「我的身體被貧病所煎迫,塵埃草堆就是我的家,你看我沒有穿衣服就這樣躺著。在這國中,沒有比我再貧窮苦惱的人。唉!難道世上沒有一個仁慈的人供養你們沙門嗎?你為什麼要來訪問我?你應該先來設法救濟救濟我的貧苦!」

大迦葉回答道:「在這個世上最尊貴最仁慈的人莫過於佛陀,或者是沐浴著佛陀教化的人!今天,我就是為了救濟你的貧窮,才特地來向你乞食。我也想用物質來幫助你,雖然這樣可以免你一時之苦,但那會更增加你的貧窮。不如你隨便把身邊的一點東西布施我,你以此功德,來世一定可以生在富豪的人家,或是生到天上,享受比較久的快樂。」

老婆婆雖為尊者的說教與慈悲所感動,但找不到一樣東西可以布施。老婆婆就傷心的哭泣著說道:「偉大的沙門!你尊貴的教示深深的銘刻在我的心底,不過,你也知道我是一個貧窮下賤的人,我的身邊既沒有食物供養你,也沒有衣服可以布施你。」

「老婆婆!有意布施的,即非窮人;知道慚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擁有這兩種稀世之寶,所以你決不是貧窮的人。看那些世上占有金銀財寶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慚愧,才是極愚癡極貧窮的人。」

老婆婆聽到這樣的教示,歡喜得幾乎跳起來,法喜洋溢在她的胸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忘記了自己汙穢的身體,竟將瓦片裡剩下的米汁,從竹籬上捧給大迦葉尊者,尊者也恭恭敬敬的把它接過來,為了避免她的疑惑,尊者立即把米汁喝乾,老婆婆內心歡喜無比。

沒有多久,老婆婆終於離開人世,往生忉利天宮,由於布施供養米汁的功德,她做了美麗的天女。有一次她念起前生的福業,想起大迦葉尊者的恩惠,曾下降人間將天華散在尊者的身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