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長陷低潮,外傳社群媒體巨擘「臉書」有意來台成立資料中心。如果屬實,無疑是一大好消息。不但有實質的投資效益,也是再次向國際證明台灣投資環境佳,以及雲端產業勝出亞洲其他國家的明證。
台灣內需市場太小,不足以支撐經濟成長,須靠外銷與外人投資的經濟模式生存;但日前發布的十月出口成長率,今年已經連八黑,全年出口成長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對台灣是嚴重警訊。如「臉書」這項投資成真,雖仍無法挽救整體GDP成長率,但總是正面消息。
台灣近年最讓人眼睛一亮的大型外資投資案,當屬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在彰化成立資料中心,谷歌在彰濱工業區買下十五公頃土地,預計以一億美元在台打造東亞唯一的資料中心。一旦臉書也決定在台成立資料中心,二大雲端巨人同時在台落腳,對台灣的國際形象與投資環境將是極大的肯定。
在好消息之外,台灣也必須面對一項事實,這些耗電量大的雲端產業之所以青睞台灣,很大原因是看上了台灣相對低廉的電價。據統計,我國電價之低,排名全球第四、亞洲第二,甚至低於工業發展程度遠不如台灣的馬來西亞,也比中國大陸低,這個排名已經低到不合理的地步。國外耗能產業隨便打打算盤,也知道來台投資划算。
外資來台不是不好,而是國人必須正視電價結構不合理的事實。台電一直提醒國人,電價必須合理調漲,核電也不能廢。然而,在反核團體與民進黨的操作下,「廢核家園」硬是成為主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更喊出十年不漲電價。這些言論無疑都是討好選民的民粹思想產物。
很容易的理解不漲電價說法之可笑與不可行。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也是投資綠能發展多年卓然有成的企業家;但他最近公開宣稱,「不投票給不漲電價的人」。這個說法,值得國人深思。要維持低電價,又要廢核,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替代性又不高,台灣如何能做到十年內不漲電價。難道民進黨是看衰台灣的工業民生發展,認為未來十年不會有明顯成長,甚至衰退,所以預測不必漲電價。
不合理的廉價電力,對台灣最大的破壞是環境汙染及因此而來的健康威脅。近日台灣的空氣汙染指數動不動就「紫爆」,代表PM2.5濃度飆到最高級。
這樣的警訊,今年第一次出現,預期未來只會惡化,不會降低。如台灣繼續維持超低電價,不只耗能產業會視台灣為天堂,節能減碳也變成口號。
這幾天,巴黎正召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有一百五十國領袖與會,目的就是要進一步達成碳排放減量協議。台灣的超低電價顯然不合國際的減碳潮流。不漲電價的承諾對台灣只是騙選票。民眾與負責任的政治人物都該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