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2015藝術攝影博覽會 攝影的原點 郭士榛 |2015.11.29 語音朗讀 19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藝術家洪世聰在看似風景照的影像中加入當代藝術的元素,作品「野放溫室」是以「錯位」的觀念來表達居住的適所度。以影像移植的方式反映大地與人在生存拉鋸戰中的現象。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年輕藝術家陳彥呈展出的「離家系列」,將空間及欲望的影像魅力,透過自我提問及反思給予影像另一層可能。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東非系列─朱莉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一樓看天江─龍建宏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賣鼓的小商販─黃婷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雲深不知處─全會華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文/記者郭士榛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人們想要回憶往事時,通常會搬出一本本的舊相片來懷舊,所以「攝影」和人的一生息息相關,每張照片再歷經了意象的表現,演變成當代生活日誌式的紀錄。 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負責人全會華,希望透過一個單純的博覽會平台,潛移默化地傳達攝影的精神與本質,因而在2013年起一連3年策畫「藝術攝影博覽會」,期能培養民眾藝術欣賞能力進而收藏作品,為台灣攝影注入新的視野與未來。 今年的藝術攝影博覽會日前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落幕,內容聚焦於「攝影的原點」,注入更多復古與經典價值,透過作品找回攝影的初衷。 「隨著時代進步,攝影和科技有了緊密互動,而相機的演變也愈來愈精密,傳統相機幾乎消失。」全會華表示,為呼應今年的主題,特別邀請日本攝影家三好耕三,與他的巨大型傳統相機一起來台,三好耕三捐出日本福島震災照片義賣,主辦單位並邀集21位善心人士認購,集資美金6600元,捐贈福島紅十字會專款專用,而作品則捐贈即將啟用的「台灣攝影文化中心」。 承襲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一展位一藝術家」的傳統,今年共有63個展位,近百餘位藝術家參展,除了台灣的名家,另有來自加拿大、德國、法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7個不同國家攝影藝術家的參與,為民眾帶來不同的視覺饗宴。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10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佛光點亮 印度希望之村【視覺美學】生物形態論的藝術心象【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