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2015藝術攝影博覽會 攝影的原點 郭士榛 |2015.11.29 語音朗讀 19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藝術家洪世聰在看似風景照的影像中加入當代藝術的元素,作品「野放溫室」是以「錯位」的觀念來表達居住的適所度。以影像移植的方式反映大地與人在生存拉鋸戰中的現象。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年輕藝術家陳彥呈展出的「離家系列」,將空間及欲望的影像魅力,透過自我提問及反思給予影像另一層可能。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東非系列─朱莉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一樓看天江─龍建宏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賣鼓的小商販─黃婷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雲深不知處─全會華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文/記者郭士榛 圖/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提供 人們想要回憶往事時,通常會搬出一本本的舊相片來懷舊,所以「攝影」和人的一生息息相關,每張照片再歷經了意象的表現,演變成當代生活日誌式的紀錄。 中華藝術攝影交流學會負責人全會華,希望透過一個單純的博覽會平台,潛移默化地傳達攝影的精神與本質,因而在2013年起一連3年策畫「藝術攝影博覽會」,期能培養民眾藝術欣賞能力進而收藏作品,為台灣攝影注入新的視野與未來。 今年的藝術攝影博覽會日前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落幕,內容聚焦於「攝影的原點」,注入更多復古與經典價值,透過作品找回攝影的初衷。 「隨著時代進步,攝影和科技有了緊密互動,而相機的演變也愈來愈精密,傳統相機幾乎消失。」全會華表示,為呼應今年的主題,特別邀請日本攝影家三好耕三,與他的巨大型傳統相機一起來台,三好耕三捐出日本福島震災照片義賣,主辦單位並邀集21位善心人士認購,集資美金6600元,捐贈福島紅十字會專款專用,而作品則捐贈即將啟用的「台灣攝影文化中心」。 承襲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一展位一藝術家」的傳統,今年共有63個展位,近百餘位藝術家參展,除了台灣的名家,另有來自加拿大、德國、法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7個不同國家攝影藝術家的參與,為民眾帶來不同的視覺饗宴。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9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光影魔術師】六十石山 金針花開滿山坡【手機開麥拉】影子是最佳配角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