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浩洪
唐代大詩人李白,又名李太白,是享譽文壇的詩仙。他的詩作,蜚聲中外,名貫古今,一生留下了千首詩作。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詩壇宿將,在他七歲入學前,還沒有取大名呢。
就在李白七歲那年春天的某個傍晚,他的父親李客,母親月桂,攜手帶著兒子「小小」(李白乳名)到庭院散步。
來到後院,望著那些繁花似錦、馨香滿院的樹木,在夕陽的映照下,格外喜人,於是,詩興大發,李客為檢驗兒子的才思,拉過妻子耳語幾句後,就先吟詠出兩句詩:「春風送暖百花開,滿目銀裝引蜂來。」
丹桂微微一笑,思索一會兒接口誦出「火燒杏林紅霞落」,然後故意停頓一下,看了兒子一眼,小李白此時正跑到一棵李樹之下,見媽媽看著自己,就脫口而出一句「李花怒放一樹白」。
李客聽後,心中一陣驚喜,兒子果然出口不凡,當一家人回屋之後,夫妻二人將這拼湊起來的詩又回味一下,覺得前三句都不如後一句清新淡雅,形神兼備。尤其是最後一個「白」字,用的最為絕妙。
不是嗎!那滿樹李花不正是潔白如雪嗎?那馨香四溢的李花,不也蘊含著書香門第的清雅淡泊嗎?
而這句詩的首字,又恰是自家的姓氏;好,那就用他這句的前後兩個字作為他的名字吧!至此,「李白」這兩個字就隨著偉大的詩人,度過了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