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楊玉欣 立法委員
執筆人:楊玉欣 立法委員
「呸呸呸,烏鴉嘴!」許多人小時候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當自己童言無忌提到死亡的話題時,總會聽到這句話,甚至搭配幾下愛的小手加深印象。可見得人們總是對死亡議題感到忌諱,於是避之唯恐不及;如此欠缺練習的結果,就是當死亡有朝一日真的來臨時,我們根本無力面對,只能在慌亂、倉卒中遺憾終身。
但死亡其實沒有這麼可怕,也不會因為我們刻意不提就不會找上門來。賈伯斯曾說過:「死亡是生命當中最棒的發明。」因為當你意識到死亡的存在時,才會更珍惜眼前的一切,更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任何其他事物(例如財富、名聲、外界期望或對失敗的恐懼)都變成次要,如此才能為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
對我來說也是如此,自從十九歲被確診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後,我知道自己終有一日會因為心臟無力跳動而離開人間,所以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也更努力地活著。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就像每段旅程總有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差別在於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情與姿態下車,究竟是不急不徐地和旁人溫馨道別後優雅下車,還是霸占車位、在倉卒的拉扯下帶著痛苦被趕下車。
前者就是我們常說的善終,是人生最美麗的祝福,卻得來不易。就像很多事情我們都會事先做好準備一樣,我們也需要練習道別,這條善終的路才能走得安穩、走得順遂。
需要練習道別的,不只是要下車的人而已,留在車上的親朋好友同樣需要做好準備。因為措手不及的悲痛與哀傷,會讓我們難以放下、捨不得放手,結果就是醫院的加護病房裡經常上演搶救到底的戲碼,醫生在家屬的要求下施展十八般武藝,病房內充斥肋骨斷裂的聲音、電擊燒焦的味道和病人慘絕人寰的模樣。病人無法在終點站順利下車,只能被無情的列車拖著走,受盡折磨。
為了讓每個人善終的路好走,立法院近期正在審議《病人自主權利法》,希望透過制度的建立,讓每個人有機會和家人練習道別,事先規畫善終的路該怎麼走,而不是被強迫留在世上,為高科技醫療設備所支配。
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為自己最後的生命預做安排,決定自己要用什麼姿態離開,如何為所愛的人留下祝福。
雖然道別很難,但既然死亡是生命無法避免的事,就讓我們一起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