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奧里森.馬登 譯/徐佳
演講前,發覺自己心跳加速、渾身顫抖、口乾冒汗……表示你已經陷入焦慮緊張和怯場的情緒中了。每個人都會緊張怯場,但並非無法克服。
緊張和怯場有很多種表現:
一名女士發現身旁徘徊著一位男士,並且不停的自言自語。女士關切地問:「你怎麼了?」男士回答:「我十分鐘後要在一場宴會上發言。」女士又問:「你總是這樣緊張嗎?」男士說:「我並不緊張。難道妳覺得我很緊張嗎?」女士說:「你一直在走來走去,而且自言自語,最重要的是,你現在在女生廁所裡。」
我們在怯場時常會出現一些尷尬舉動。緊張是天性,每個人都會怯場,那麼,我們該怎麼克服怯場呢?
建立信念
首先要相信自己,並建立成功的信念。信念的力量十分強大,學會運用它,無論處境多困難,只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後一定可以做到。
積極的心理暗示
你要不斷對自己說:你做得到;你會是成功的演講者;聽眾會喜歡你的演講;聽眾也會喜歡你;這場演講只有你說得好;你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你會講得清楚順暢,吸引大家。
充分的事前準備
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演講成功的關鍵,因為機會只給有所準備的人。只有在演講前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真正克服恐懼,建立自信。
美國前國務卿丹尼爾.韋伯斯特說:「如果我不做好準備就出現在聽眾面前,就像沒有穿衣服一樣。」沒有比這句話更貼切的比喻了。
身心障礙人士協會的餐會上,一名政府官員受邀演講。這位政府官員事前未做好準備,他原本打算即興演講,但上台後卻忽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於是他胡亂開了個頭,一邊從口袋掏出一疊筆記,希望有些靈感,但紙上做的筆記雜亂無章,他頓時手足無措,呆站在台上說不出話。這就像哲學家盧梭所諷刺的:「不知道如何開始,更不知道如何結束。」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結果,就是一場失敗的演講經驗。
如果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接著要確認這個演講題目是有意義的。該怎麼確認?需要深入鑽研題目,找出其中的精采論點。上台前,最好先和朋友討論,從旁人的看法重新審視講稿,這樣可以對演講內容更有自信。
不要懷疑自己
不要自我懷疑,隨時給自己打氣。每個演講者都會不時懷疑自己的演講內容,他會自問是否適合這個題目,聽眾是否會感興趣,甚至可能因此臨時更改講題。
社會學家研究顯示,演講者和聽眾對「緊張」持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演講者宣稱自己非常緊張,但聽眾未必能察覺。就像臉上長了一個小小的斑,其他人並沒有發現,而自己卻把這小斑想像成花生那麼大,不論走到哪裡,都以為大家在嘲笑自己的斑。演講時的過度緊張也是如此,它只是心理上的一個「小雀斑」,其實不需要這麼在意它。
此外,演講前或演講過程中,不要想一些令人心神不寧的事,也不要設想可能會犯錯,或是中途忘詞等等,這些都會令人失去演講的自信。試著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或專注傾聽其他人的演說。
從身體下手
適當的活動身體,能有效克服緊張,同時釋放壓力。
以下是許多演說家推薦的減壓良方,試試看,或許對你很有幫助:
★深呼吸
被公認是最簡單的釋放壓力的方式。生理學家認為,呼吸時會釋放出二氧化碳,可以減少血液的酸性物質,增加大腦的供氧量。
可採取簡單的深呼吸減壓法:伸展身體,盡量舒展你的身體約十到十五分鐘。
接著轉動頭部,盡量擺動上肢。張開嘴,慢慢地吸一口氣,盡量延長你吸氣的時間,然後慢慢地呼氣。(重複以上動作數次。)
這些動作能舒緩你的肌肉緊張和釋放疲勞,不需要特定的場地或用具,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按摩
緊張時,可以按摩太陽穴和脖子,這是兩個最容易感到疲勞的部位,適度按摩可以有效緩解緊張的情緒。
這些是解除緊張的輔助方式,最好還是盡可能放鬆心情,讓內心平靜,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這是演講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摘自《表達力練習題》,如何出版)
作者
簡介
奧里森.馬登
(Orison. S. Marden,1850-1924)
為美國成功學奠基人和最偉大的成功勵志導師,以及《成功》(Success)雜誌創辦人。出身貧寒,從小熱愛閱讀;半工半讀,先後在新倫敦學院、波士頓大學、哈佛醫學院求學,並獲得學位。曾是個非常成功的旅館與地產大亨,然而在一場意外後跌落谷底。但這樣的境遇反而讓他愈挫愈勇,並在四十歲後成功開啟創作生涯。
著作有著不可思議的魅力,包括《偉大的勵志書》(Pushing to the Front)、《意志力》(An Iron Will)、《人是自己的主宰》(Every Man A King)等五十多部著作於亞馬遜書店暢銷至今,備受商人、教師、政府人士,以及廣大青年族群推崇,現今更已跨越四十多個國家,被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
所創辦的《成功》雜誌影響無數思想領導先驅,他的著作深深影響了跨越十九到二十一世紀許多青年的成長與成功,包括歐巴馬、賈伯斯、比爾蓋茲、彼得杜拉克等優秀領導人、國際頂尖企業家,都將他視為一生追隨的精神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