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 落枕? 如何防治? 文/華人健康網編輯團隊 |2015.11.14 語音朗讀 73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現代人因長期壓力過大,導致落枕比例攀升。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透過復健器材舒緩肩頸處的緊繃不適,是極常見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自行轉動脖子時注意手勁要放輕,切勿過度拉扯。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不管低頭或仰頭都不宜持續過久,以免對頸部造成傷害,引發落枕。 圖/陳瑞源 生薑紅棗茶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山藥薏仁粥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山藥薏仁粥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華人健康網編輯團隊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許多人都有落枕的經驗,早上一覺醒來,突然感覺肩頸肌肉疼痛,脖子無法順利轉動,頭部有時還會僵硬地歪向一邊,必須以一種很奇怪的姿勢才能走路……,這時,大家心裡就會猜想可能是枕頭有問題,昨晚落枕了……不過,根據復健科醫師表示,落枕不只與枕頭有關,主要仍與長期精神壓力過大關係較密切,其他原因還包括長期姿勢和生活習慣不當等。 落枕是中醫學的慣用病名,西醫一般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頸部肌肉扭傷」,是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屬於頸部肌肉群為防範相關組織的進一步傷害,進而形成的保護性收縮,屬於一種自限性的常見頸部疾病。除了睡勢不良所引起,落枕也可能經由坐姿、站姿長期不正確,加上睡眠時頸部處於溫差較大的環境,以及感冒引起頸部周圍的肌肉發炎所造成。 壓力大易落枕 上班族精神壓力大,加上總是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工作,晚睡早起,全身肌肉因精神緊繃而承受龐大壓力,尤其是肩頸肌肉長時間呈現過度拉扯的不正常收縮狀態,如果睡覺時再使用不適合的枕頭,就會因脊椎支撐力不足或枕頭太硬,壓迫頸椎神經,增加頭部掉落枕頭外面的機會,加重病情。 根據統計,大多數慣性落枕患者都是容易給自己過多壓力的人,特質包括A型人格、容易緊張、追求完美、求好心切等。治療前必須先排除骨頭結構性疾病,如果是單純的急性落枕,可先以熱敷緩解疼痛,並盡早接受治療,必要時由醫師提供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再搭配物理治療,以免日後頸部出現慢性傷害。 患者通常最顯著的症狀就是起床後發現頸部疼痛,從事某些特定方向的運動時會出現活動力受限或劇痛,嚴重時甚至連喝水、抬起手臂、講話等細微動作,都會引發頸部疼痛。疼痛程度較輕微者,建議可以先從背部熱敷,輕揉局部肌肉並且貼藥布來緩解;反之若疼痛非常劇烈,甚至已痛到出現眼花、頭暈、全身無力、手麻等情況,那麼極有可能不單只是落枕而已,建議盡速找醫生救治。 落枕成因複雜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睡覺睡到落枕,脖子卡住無法正常轉動,痛到無法忍受,尤其於在季節交替的時後,更是落枕的好發期,特別是上班族經常維持固定姿勢打電腦,造成頸肩部肌肉僵硬,加上如果夜間睡眠姿勢不良,落枕自然就會找上你 。基本上,造成落枕的原因有二,一是肌肉扭拉傷,尤其是提肩胛肌與上斜方肌。二是頸椎小面關節錯位或韌帶夾擠。 ●肌肉扭拉傷 在夜間睡眠時,由於枕頭的高度或硬度不適,導致姿勢不良,使兩側的肌肉長時間處於不平衡狀況,一側過度伸長,另一側則過度縮短或偏轉,因而引起肌肉的緊張痙攣,此時如果睡眠時室溫偏低,會降低頸背部血液的循環,更容易引發肩頸的僵硬與不適,使動作受限並引發疼痛。 ●頸椎小面關節錯位或韌帶夾擠 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整晚固定一個的睡眠姿勢,加上頸部椎間盤在夜間休息時會回充水分而膨脹,當清晨起床第一個轉翻身動作,導致小面關節錯位或夾擠到韌帶,對周遭神經造成壓迫,引發落枕。附近的肌肉也因疼痛而攣縮,使患處腫脹並有壓痛,頸部動作這時便會明顯受限。 落枕是許多民眾共有的經驗,很多患者總以為落枕是前晚沒睡好,隔天早上引起的頸椎痠痛。但醫師指出,其實更多數的情況是長時間姿勢不良、用力不當或過度使用等傷害累積,經過一整晚睡覺姿勢不動,待隔日起床才驚覺落枕。因此不是短時間引起,而是長時間頸椎傷害的警訊。 從醫學角度來看落枕,泛指頸部疼痛,且活動度受到明顯限制的症狀。常見位於頸部胸鎖乳突肌及頸後的提肩胛肌拉傷,或是頸椎小面關節軟骨夾傷。兩者皆肇因於頸部姿勢不正確、使力不當與長時間過度使用,一開始疼痛感大多不明顯,讓患者往往不以為意。 然而,由於頸部長時間承受著頭顱的重量,且低頭、仰頭或轉頭等動作又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傷害因此不知不覺地持續累積,往往在數小時後,尤其是經過一整夜的睡眠不動再加上夜半的溼冷,突然間脖子痛得不能動時,才知道自己落枕了! 落枕的治療法 一、冰敷舒緩↓適用頸部腫脹患者 「落枕」為頸部急性痠痛的症狀,主要是因為長時間姿勢不良,肩頸肌肉過於緊繃所致,並非睡眠品質差造成。在急性疼痛期,患部常會有頸部腫脹的情形,這時候可以使用冰敷,並搭配藥物治療,使用醫師開立的肌肉鬆弛或者止痛藥,讓緊繃的肌肉放鬆。 二、熱敷治療↓放鬆緊繃的組織 熱敷能讓緊繃的組織放鬆,讓血液恢復循環。使用熱敷墊進行熱敷時,建議熱敷溫度不要超過攝氏45度,以舒服的姿勢敷上10到20分鐘即可。復健科治療室也常見使用電療與雷射治療,都有助減輕疼痛。 三、長浴巾協助起床↓舒緩肌肉群 如果痛到不能動作,可以考慮使用長浴巾捲成長棒狀並圍住脖子,以固定住脖子,緩緩協助其上下起床動作,等到腫脹消退,則可以運用熱敷及伸展操,能讓肌肉舒緩與治療。 四、伸展操↓訓練頸部肌肉的靈活度 1.將頭往不敢動的那邊慢慢轉動,直到感覺到疼痛就停住。 2.停在原處等到痛的感覺慢慢和緩後,再增加轉的幅度,等到能夠轉到最大時,再點頭向下。 3.再利用手,將頭部稍往下壓,進行10秒,然後仰起,重複進行共3到5次,訓練頸部肌肉的靈活度(所有動作建議要緩慢漸進)。 五、拉筋法↓自救緩解痠痛 提肩胛肌拉傷所形成的落枕,會使頸部在低頭與轉頭時產生疼痛且活動受限,而且患部還可找到明顯的壓痛點,只要適度休息,約4到7天左右可以復原。而頸椎節小關節軟骨夾傷所形成的落枕,不論任何角度都會受到限制且疼痛,由於軟骨修補速度較慢,就算及早接受治療,仍需花上1到2個星期才能改善疼痛。建議若可找到痛點,不妨以拉筋法緩解疼痛感: 1.左側落枕,頭朝右側,左手扳頭往後拉筋,再往右前下方45度下壓。 2.右側落枕,頭朝左側,右手扳頭往後拉筋,再往左前下方45度下壓。 3.雙手壓頭往前傾、往後傾。 謹記方向要正確,另外,力道要輕,速度要慢。若落枕病情嚴重,則最好減少活動,盡量躺下休息,若頸部已完全無法活動,且伴有劇烈疼痛出現時,應立即就醫接受診治。如果置之不理,則將逐漸演變為慢性僵痛,甚至進而造成頸椎軟骨磨損,終將導致頸椎退化性關節炎的形成。 (摘自《趕走疼痛》,時報出版) 預防之道 避免「落枕」兩原則 首先,平日須多加注意頸部的活動與姿勢,若仰頭超過5~10度或低頭超過15~20度,時間一久便容易對頸部造成傷害,應盡量避免。 再來是,同一個姿勢不要維持太久,最好每隔半個鐘頭即稍微活動一下頸部,不妨利用空檔和緩地進行低頭、仰頭、左右轉頭以及頭偏向左右兩側等動作,藉以增加頸部的靈活度,減少受傷機率。 工作時記得找空檔休息,伸展一下肩頸部,避免肌肉緊繃,當肌肉特別疲倦或壓力特別大時,也容易發生落枕,因此壓力的調適和生活作息的正常,也很重要。 最後再次叮嚀,發生落枕時請勿病急亂投醫,尤其避免按壓疼痛點與整脊,勿急躁地強迫轉動活動度已受限的頸脖,以免發炎更嚴重,讓肌肉痙攣狀況更加劇。 舒緩配方 喝茶吃粥緩解落枕不適 生薑紅棗茶 材料:生薑50公克,紅棗10粒,紅糖適量。 做法: 1.將紅棗洗淨、泡軟,生薑切片備用。 2.用刀子剖開紅棗,取出棗核不用。 3.將所有材料放入杯中,注入適量滾開水泡煮成茶湯即可飲用。 山藥薏仁粥 材料:山藥末、薏苡仁各1兩,白米50公克,鹽少許。 做法: 1.將山藥末、薏苡仁與白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 2.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 前一篇文章 三好素補法 楊玲玲教你自製低碳養生御膳 下一篇文章 另類養生4 戰勝癌症逾40年 吳永志:喝蔬果汁 敲開健康之門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我們」加起來,不只一個答案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