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孫女上學 他開一條路

 |2015.11.11
2026觀看次
字級
彰化縣北斗鎮中和里長許國男(見圖)說,里民蕭看為了孫女號召造路的真人實事微電影,成為激勵人心的社區經典。圖中斗中路五四一巷被稱為「蕭看路」。圖/林宛諭

【本報彰化訊】彰化縣北斗鎮中和里是百年「打索仔庄」,早年以黃麻製繩,後式微;最近重開結繩課程,要把結繩工藝結合文創與裝置藝術,全庄人還一起拍微電影,拍出動人故事,讓老社區再活絡。

中和里長許國男說,微電影除了介紹索仔庄產業故事,也放進里民真人實事:民國八十五年,現在的斗中路五四一巷原是通往田中再到南投竹山的主要幹道,但斗中路等馬路興建後,古道反而被荒草淹沒。

當時里民蕭看出地、出錢,希望再修復拓寬這條古道,讓八歲的孫女蕭慧娟有一條更安全的上學捷徑,讓里民不必再繞遠路走;但當他一戶戶請居民蓋同意書時,有人不以為然,連老伴都曾質疑他,「花這麼多錢、出這麼多力做什麼?」他總是說「為了孫女啦」,讓老伴不再念他。其實不只為孫女,他也為讓大家未來有條好路可走。

路通了 他也走了

蕭看常跟人說:「等我開完這條路,我就可以走了。」幾經奔波,熱心人士和他集資拓寬馬路,後來約五百公尺的五四一巷開通後沒多久,蕭看真的去世了,在地人現在都叫這路為「蕭看路」。

此次蕭妻陳妙和孫女蕭慧娟都參與微電影拍攝,陳妙說:「以前人家都笑他『空仔』。」在地導演陳國政說,「希望微電影中的『蕭看精神』,成為社區營造默默付出的『憨人精神』」,蕭看的故事可以鼓勵很多人投入服務社區、造福下一代。

許國男也說,也許現在做社區營造,常會被消遣「做空仔的事」,但那些笑的人,後來也會成為社區進步下的受益者。

中和里最近重開結繩課程,找回復古產業。「以前全庄都在打索仔,所以我們還拜打索仔神。」許國男指著里內白鶴宮供奉的一尊打索仔神說,全台現在可能只有他們還供奉打索仔神;隨著繩索產業退場,有很長一段時間連這尊神明都被遺忘了。

這裡 拜打索仔神

中和社區這兩年開始試種做草繩的黃麻,找出「索仔場」的老照片、三十五年未用且差點被丟棄的製索老機械,號召老一輩對年輕一代示範製繩索,訴說這個村庄的輝煌紀錄。

「民國六十五年,打索仔庄還接到美國建國兩百年的花籃繩大訂單。」陳國政說,那一年全庄孩子經常向學校請假,幫家裡「絞」索仔,不然交不出貨。

北斗鎮長楊麗香說,社區希望找回復古產業,為農村找回生命;其實早期使用的繩索既耐用又環保,如果能結合現代裝置藝術、手做藝術,成為在地特色,也能有相當大的市場。

中和里老一輩里民有許多難忘的回憶,許國男說,早期的繩子做成畚箕繩、牛繩、堅固的纜繩等,繩子在整絲時,必須擦上柴油潤滑,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放柴油,有時不小心發生火災,幾乎全庄人都會衝出來救火,因為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有時消防車還沒到,火就被里民打熄了。

北斗公所主祕陳世麟說,日本現在還把草繩工藝用在觀光事業,研發工藝品、禮品,用在日常生活中;最近也有日本學者到北斗研究,發現中和里在日據時期的街區和建築都極具特色,若能結合文化歷史與產業,社區產業再生非常有潛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