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洛興亞人投下他的一票。穆斯林與洛興亞族和佛教激進團體的矛盾日愈加深,將成為未來執政黨的一大隱憂。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昨日舉行國際矚目的大選,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NLD)的表現,和選後的公平原則,成為外界觀察的重點。
緬甸二○一○年大選因選舉法案問題遭NLD杯葛,二○一二年則是國會補選,因此國際社會普遍將此次大選視為緬甸首次真正邁向民主的選舉。緬甸軍政府統治時期曾淪為階下囚的民主鬥士翁山蘇姬,昨天到仰光住家附近的投票所,為緬甸二十五年來第一場民主自由的全國大選投下一票。
翁山蘇姬的座車緩緩經過一群在學校外面守候的攝影記者,保鑣大聲喝斥民眾讓開時,她臉上毫無表情。聚集在投票所外的眾多支持者,得以看到頭戴花飾的翁山蘇姬,她進入投票所時,臉上沒有笑容,也沒有向群眾揮手致意。
翁山蘇姬拒絕介入洛興亞人的相關問題,人權組織對此感到失望,她對人權問題的冷處理也衝擊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然而這不太可能影響選民,但緬甸軍方擬定的憲法禁止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競選總統,軍方在國會擁有四分之一保障席位也讓全國民主聯盟面臨艱巨挑戰。
今年的大選有兩個明顯的主戰場,包括緬族居多數的中部與南部地區,以及少數民族握有在地優勢的邊界選區。
少數民族占緬甸五千兩百萬人口約百分之四十,對他們而言,這次選舉不只是緬甸邁向民主崎嶇之路的一大步,更可能讓長久以來的夢想實現。
對於曾受緬甸軍政府迫害的克倫族而言,他們擔心軍方支持的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勝選,會讓克倫邦與其一百五十萬人口再度陷入困境。所以儘管翁山蘇姬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略有不足,更派出她緬族主導政黨的候選人在全國各地與少數民族競爭席次,仍有部分少數民族領袖希望與全民盟合組聯合政府。
宗教衝突 將成未來隱憂
至於緬甸境內另一批少數族群、占緬甸總人口約百分之五的穆斯林,處境遠較其它少數民族惡劣。
尤其近年來突然不被承認為公民的洛興亞族穆斯林,緬甸政府認為他們是孟加拉移民,導致佛教徒與穆斯林間的關係在改革開放後突然趨於緊張。
緬甸社會陷入伊斯蘭恐懼症的氣氛中,全民盟也迫於壓力未提名任何的穆斯林參選。
路透報導,許多穆斯林候選人被取消資格, 僅約十多位穆斯林候選人能在全國競選,緬西數十萬洛興亞人投票權遭到剝奪,現任洛興雅議員也被禁止參選。專家指出,穆斯林邊緣化可能再次點燃宗教動盪,讓佛教激進分子更加大膽,損及這次選舉的公信度。
緬甸大選Q&A
緬甸大選將於十一月八日登場,造勢活動正如火如荼展開,這是緬甸自二○一一年成立名義上文人政府、終結長達近五十年的軍方統治以來,首度舉行大選。
以下彙整出大選的Q&A:
Q:這次大選是否民主?
A:緬甸大選被視為邁向民主的關鍵一步,但各界也承認選舉將出現若干重大瑕疵。許多觀察家的務實目標是,希望緬甸能舉行一場「相當自由且公平」的大選,且結果也能反映出民意。
Q:翁山蘇姬政黨受歡迎的程度?
A:這難以論斷。由於缺乏可靠的民調,因此只能從一九九○年宣告無效的大選及二○一二年的補選兩次前例尋找一些端倪。在一九九○年的緬甸國會選舉中,「全國民主聯盟」在四九二個席次中橫掃三九二席,拿下全國百分之五十二點五的選票。
Q:是否可能出現壓倒性勝利?
A:答案是肯定的。緬甸採取的相對多數當選制,較容易出現壓倒性勝利。以一九九○年大選而言,「全國民主聯盟」僅獲得超過半數選票,就拿下近百分之八十的席次。
Q:翁山蘇姬是否可能成為總統?
A:翁山蘇姬可能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壓倒性勝利,但她無緣成為總統。緬甸憲法第五十九條F款規定,「合法子女與外國勢力有任何關係者」沒有參選資格。翁山蘇姬的兩個兒子擁有英國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