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八日到仰光住家附近的投票所投票,抵達時被團團包圍。圖/路透、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八日舉行歷史性的國會大選,選民投票相當踴躍,估計投票率達八成。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的民主派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被看好勝選取得執政權,讓國家終於得以擺脫軍方控制。軍方出身的總統登盛投票後表示,將接受選舉結果。正式開票結果預料九日早上揭曉。
緬甸這場二十五年來首次公開競爭的選舉,選出國會議員四百九十八席、省級議員六百七十三席,有九十一個政黨的代表和無黨籍人士共六千零七十四名候選人參選,選舉結果將牽動明年總統大位。軍政府保有國會中的四分之一席次,即下議院中一百一十席、上議院五十六席議員由軍方指定人選,不必經由選舉產生。
25年來 首次公開競爭
登盛領導的執政「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獲得軍方支持,勢力龐大,是NLD贏得勝利的主要障礙。
翁山蘇姬五日表示,如果NLD勝選,她將領導政府,「凌駕總統之上」,無畏向軍方下戰帖。
翁山蘇姬原本有望成為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但在軍方主導下,緬甸政府二○○八年頒布憲法,規定配偶及子女為外籍人士者不得擔任總統,形同「翁山蘇姬條款」。翁山蘇姬已故丈夫與兩個兒子都是英國籍,所以翁山蘇姬不具有參選資格。
初步資料顯示,選民投票很踴躍,約有百分之八十選民投票。觀察家指出,這可能有利於追求決定性勝利的NLD。NLD必須贏得超過三分之二議席,才能取得明確多數,而執政的USDP則只須拿到三分之一席次,就可能與憲法保障占四分之一國會席次的軍方結盟。
緬甸上次於一九九○年舉行自由選舉時,翁山蘇姬的政黨雖獲勝,軍方卻拒絕接受結果。軍方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表示,這次不會歷史重演,「如果人民選擇他們,我們沒理由不接受」。
軍方若敗 「這次願接受」
選民紛紛前往投票所,興奮之情明顯可見。五十五歲退休教師道敏說,她投給NLD,「我已在國家的民主變革上盡了棉薄之力」。七十四歲選民敏翁說:「我投了票,盡了一己之責。」他亮出沾了紫色墨水的小指,代表已投票。
緬甸經過五十年軍事統治,近幾年改革開放;民主選舉對緬甸來說不是第一次,但這一次的國會議員選舉受到全球矚目,被喻為是競爭最公開的大選,也有人覺得這次似乎是展現較多民意的選舉。
這場被喻為歷史性的大選,是翁山蘇姬、登盛的劃時代對決。兩人都是政壇老將,都在一九四五年出生。
登盛出生在貧困家庭,父親原本從事苦力,後來出家為僧。翁山蘇姬出生在將軍家庭,一九四七年翁山將軍在翁山蘇姬兩歲時被政敵暗殺,一九四八年緬甸脫離英國殖民正式獨立。翁山蘇姬後來隨母親出使印度就讀中學,並赴英國完成大學學業。
翁山蘇姬一九八八年為探望病母返回緬甸,開始政治生涯,當年擔任NLD祕書長,之後被軟禁;同時期的登盛是名上校軍官,在一個省擔任軍隊指揮官。
雖然NLD在一九九○年贏得大選,但軍政府拒絕承認,認定NLD是非法組織,繼續軟禁翁山蘇姬。翁山蘇姬一九九一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也無法親自領取,一九九五年才被釋放;她二○○九年又遭軟禁,隔年終於重獲自由。
登盛在翁山蘇姬多次被軟禁期間,擔任緬甸最重要的一個軍區司令,逐步晉升到緬甸國家和平發展委員會祕書長;二○○七年由代理總理正式接下軍政府最後一任總理,二○一一年經國會選舉成為緬甸總統;翌年開始推動改革,讓緬甸脫胎換骨,逐漸成亞洲的一顆明珠。
翁山蘇姬在緬甸擁有高知名度、支持度;登盛則是推動改革,曾被新加坡《海峽時報》評為年度亞洲風雲人物。儘管軍政府的影響力仍存在,但外界對緬甸逐步民主改革多抱樂觀看法。
翁山蘇姬小檔案
年齡
70歲(1945/06/19出生)
家庭
父為緬甸獨立之父、民族英雄翁山將軍(1947年遇刺亡),母曾任駐印度大使。1972年與英國籍學者艾里斯(歿)結婚,
2人育有2子
學歷
英國牛津大學文學學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修畢博士課程
經歷
.1988年返國照料母病,同年9月創立全國民主聯盟(NLD),為緬甸最大反對黨
.1989年起遭軍政府陸續軟禁15年,2010年11月重獲自由
.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12年4月當選下議院議員
緬甸政治大事記
1947 緬甸獨立運動領袖翁山將軍遇刺殞命。
1948 緬甸1月4日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獨立,完成翁山生前未能實現的夢想。
1990 翁山女兒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獲國會大選壓倒性勝利。軍方不承認大選結果,展開鎮壓,軟禁翁山蘇姬,囚禁其他在野黨領袖或迫其流亡。
2007 夏天爆發佛教僧侶局部為首的「藏紅花革命」。軍事執政團再次鎮壓,數十名示威者死亡。
2010 軍事執政團11月初舉辦選舉,軍方支持的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自稱勝選。NLD與許多政黨抵制選舉。觀察家認為,選舉不自由也不公平。選後數日,翁山蘇姬獲得自由,結束長達15年居家軟禁。
2011 軍事執政團突然將權力移交給致力改革的前將領登盛領導的準文人政府,登盛恢復緬甸人民的多項基本權利,包括解除集會與言論限制,釋放政治犯。
2012 NLD在4月的國會補選中,拿下45個競選席次中的43席。翁山蘇姬成國會議員。美國與歐盟解除對緬甸的制裁;西方企業開始湧入緬甸。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