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劍華(資深媒體人)
新通過的「十三五」規畫建議案披露,到了二○二○年,大陸將成為小康社會,屆時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二○一○年成長一倍;此外,還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根據大陸統計局的數據,二○一○大陸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四千四百三十四美元,五年之後可望增至近九千美元,邁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五年間要讓七千多萬窮人脫貧、五百九十二個貧困縣消失,堪稱是「十三五」最硬任務。
要實現小康社會,大陸未來五年經濟成長率需百分之六點五以上,過去兩年受到國際大環境不景氣衝擊,大陸面臨經濟下行加大壓力,今年第三季GDP跌破了百分之七心理關卡,勉強保持百分之六點九,外媒形容:過去是美國打噴嚏全球經濟就感冒,現在中國大陸一打噴嚏,全球經濟也感冒;悲觀者甚且認為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趨緩,中國大陸要崩盤、要出大問題。
北京高層自然也看到經濟動力不足的嚴重性,因此在「十三五」規畫中勾勒出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凸顯中國大陸著力實行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習近平、李克強黨政領導人近來密集出訪美、英及亞洲鄰國,所到之處,暢言要打造雙方新的合作亮點,歡迎外企擴大在華投資,同時扮演超級推銷員角色,透過雙邊貿易、投資等多種方式,把包括高鐵、核電等「中國製造」推向國際市場,卯足全勁要為中國大陸經濟找出路。未來五年,北京要走「經濟向右」之路。
為實現小康社會戰略任務執政目標,北京高層須力求內部環境穩定,在上周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除審議通過「十三五」規畫,還強調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稍早中共通過有關黨紀內規《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宣稱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黨內最嚴處分條例,其中把「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納入處分條文,外界質疑中共是在開黨內民主倒車。
中共反腐主將、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高調宣稱,執行黨內新規,絕不能只是牆上掛掛、嘴上說說,因為黨現正面臨「四大考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四大危險」(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動搖黨的執政基礎。此等「政治向左」之舉,一時間搶盡「經濟向右」鋒頭。
然而,不准妄議中央大政是把雙刃劍,一旦各級黨一把手上行下效,擴大解釋成不准「妄議」一把手決策,這一來,推動政令容或較有效率,然缺乏監督、制衡的權力,黨內恐淪為一言堂,對黨內民主並非好事,遑論追求什麼黨外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