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解決偏鄉醫生荒,衛福部自一○五學年度起,將連續五年招收公費醫學生。包括台大、成大、陽明等共七校加入招生,首年要招一百人。
台灣將在一○七年步入高齡社會,醫療需求增加,停辦七年的公費醫學生明年重新啟動。衛福部開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期程五年,培育五百名公費醫生,培育科別包括內、外、婦、兒、急診等醫界號稱「五大皆空」、人力荒的醫療系統。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賴貞蘭表示,過去僅一成的公費醫學生願意留在山地、離島,大部分醫學生都會返回都會區,因此未來培育的公費生將要服務滿六年才能離開偏鄉自由執業。衛福部希望報考的學生能多思考,確保自己特質與性向具備服務精神、人文關懷。
因此,首批一百名公費醫學生,有七十二個名額留給個人申請招生管道,二十八個名額則給考試分發。賴貞蘭說,主要是參加招生的校方大多認為,需要透過口試判斷學生能否、願意承擔偏鄉醫療的責任。而大學期間也會加強公費醫學生到偏鄉醫療機構實習。
招生名額部分,台大、陽明、國防醫學院各招收二十人;成大、高醫、長庚與慈濟則各招收十人。衛福部將補助每人每學期十三萬元。
目前國內醫學系每年培育一千三百名醫學生,公費生醫學生的名額採取外加方式,不會排擠到原醫學系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