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祭街景。圖/林政儀
靖國通跟白山通路口的古書祭。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牯嶺街一帶位於古台北城南廓外,其中的古、舊書店,是老一輩愛書人的共同歷史回憶,如今不復榮景。曾經一間間書海滿溢的古書店,或許紊亂,或許破舊,或許狹仄,但古書籍發散的歷史餘光,在早年不知慰藉多少孤獨的靈魂?
如果不是為了工作而訪書,那逛書鋪的過程才是令人嚮往的。巴黎的塞納河畔的一長列書箱、日本的神保町古書街、倫敦的查令十字路(Charing Cross Road)等,都因書而造就城市的人文面貌。
前天,再次造訪「東京名物神田古書祭」,今年是第五十六回,從十月二十三日到十一月一日止,這個號稱「世界最大古書店街」,在一百多年前的明治中期就已形成,在古書祭期間,靖國通街上,搭起一長列的書架,似長城般地亙長綿延。這次古書祭情報透露約有一百萬冊的古、舊書上場,讓書迷在街上就能尋寶淘書,任何陳年古書都很有可能在此間面世。初訪古書祭的書友,可利用在靖國通上設置的古書街案內所(即遊客資訊中心),索取古書祭地圖及各種資訊。
事實上,在神保町古書祭訪書,是不會讓人眼花撩亂的。因為,每一個古書攤上都有分門別類的標示,以便讀者在書海中不疾不徐地享受。尤其美術類、文學類、歷史及專門研究書籍占最大部分,也因此每年古書祭吸引許多台灣、大陸的學者專程而來,穿梭其中,足可見神保町古書祭的高專業水準。
時間寬裕的書友,可參閱古書祭地圖一遊神保町書鋪。在古書祭的周邊並匯集了一百五十七家的古書店,多集中在靖國通、白山通兩條街上及其巷弄中,是多流連幾天都不夠的,在古書祭期間大部分的店家都推出不錯的優惠,很難不滿載而歸。
日本是愛書、惜書的民族,把古書當作收藏品看待,對於古書的狀態相當重視,因此,在神保町古書祭上,隨手拾起一本書,很少有破損的,古書的狀態彷彿未使用品,只是受了時間的薰陶罷了。
猶記得國高中時,騎著腳踏車上下學的途中如遇下雨,首先,一定不顧自身,先用雨衣把書本包裹起來,即便全身淋溼也不能讓書淋溼。大概是對書有莫名的愛護,使我對於古書的尊重油然而生,而享受耽溺於古書海中。雖然現今透過網路買書非常便利,但在古書店裡與書的偶遇,仍令人迷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