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稱為「大師」的原由 文/人間社記者文桂梅 |2015.11.01 語音朗讀 28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喜法師 慧印法師 慧靜法師 慧倫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文桂梅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會主題「我被稱為大師的原由」,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主持,邀請禪淨法堂職事慧印法師、弘講師慧靜法師、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主任慧喜法師共同與談。 慧倫法師提到,三十多年前,星雲大師擔任佛學院院長,當時只有一支電話,每當電話一響「我要找院長」,大師氣喘噓噓的跑來接電話,才知道要找其他單位的院長。為了避免與其他徒眾的稱呼混淆,當時慈容法師建議:「我們稱師父為『大師』」,大家就一致鼓掌通過了。 慧喜法師說:「在佛教裡,出家六十年和出家一日都稱為法師。」為了真正的平等,佛光山為出家入道者訂定序級制度,讓平等中有差別,差別中有層次,而「大師」亦是序級中的一種。序級有考核標準,主要從學業、事業、道業上審查,是否能深入經藏具心得者、弘法事業別有創新並具體實現者、五堂功課正常、生活規律,且威儀莊重合乎戒規者。 慧印法師指出,「大師」一詞在社會上極為通用,凡在各領域有專才者,亦被稱為「大師」,如在繪畫與藝術上具有非凡成就的張大千大師、齊白石大師;國學界的錢穆大師、唐君毅大師;教育界的蔡元培大師等皆是。 在佛門稱「大師」,最重要的是「發菩提心」。佛門裡的「大師」也有很多,如太虛大師、弘一大師、印光大師。在家居士也可稱「大師」,如早期印度佛陀時代的維摩大師、中國的龐蘊大師,以至近期的楊仁山大師、歐陽竟無大師等。 慧靜法師表示,「大師」一詞也有菩薩之意,初發心的菩薩,要經過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直到等覺、妙覺以上,才能稱為「佛」。初發心菩薩如露水道心,心尚未堅定,可憑藉精進修學,堅定發心。 慧倫法師提及,「大師」的稱謂,曾為星雲大師帶來煩惱,在他心中,從來不認為「大師」為大,法師為小。大師指出,其實,法師者「以法為師,以法師人」,應該比「大師」更為重要。 慧倫法師總結,星雲大師曾說過:「你稱我『大師』,我未必是『大師』;你不稱我為『大師』,未必我就不是『大師』。」心、佛、眾生本無差別,何必在這個假名去計較?大師、小師都是別人稱呼的,大師最喜歡的名稱還是「貧僧」。 前一篇文章 《貧僧有話要說》13說 我被稱為「大師」的緣由 下一篇文章 《貧僧有話要說》12說 貧僧兩岸往來記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空有不二【人間行者心】人間文學書香味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佛法 其實很懂你的心【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 作者其他文章無常的真義布施真義有佛法就有辦法人間淨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