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僧有話要說》12說 貧僧兩岸往來記

文/慧傳法師 |2015.11.01
2056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的故鄉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的「萬福新村」,我們常聽師父上人說「缺嘴小雞」、「白鬍子老公公」……許多發生在這個地方的童年生活故事。 圖/人間社
文/慧傳法師圖/人間社

文/慧傳法師

圖/人間社

人親、土親、故鄉親,兩岸關心

星雲大師的故鄉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的「萬福新村」,我們常聽師父上人說「缺嘴小雞」、「白鬍子老公公」……許多發生在這個地方的童年生活故事。

師父上人十二歲,隨母親尋找在南京大屠殺中失蹤的父親,因緣際會之下,便在南京棲霞山出家(祖庭是宜興大覺寺)。大師的僧團生活分別於棲霞律學院修學、常州天寧寺參學、後就讀於焦山佛學院,二十歲返回宜興白塔山大覺寺禮祖受命任當家,並兼任白塔國民小學校長,之後再到南京華藏寺任監院,二十三歲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

因兩岸政治緣由,使得大師無法返回家鄉探視親人,感恩當時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以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二位先生的協助,才得以回到家鄉探視高堂老母親,這就是大師重視兩岸往來的緣由。

人緣、法緣、佛門緣,到處結緣

自一九八九年返鄉探親後,師父上人更重視發揚兩岸中華文化,及家鄉、故里的發展。除了自己捐助給母院棲霞山,報答在此學習的恩惠,也鼓勵弟子共襄盛舉,如慈容法師捐獻建設江都聾啞學校;蕭碧霞師姑出資,讓地方政府恢復重建江都市仙女廟;更為了效法鑑真大師精神,遣派慈惠法師到揚州捐建鑑真圖書館。

之後的南京「雨花精舍」、北京光中文教會館、宜興大覺寺、上海星雲文教館,這些更是大家發心付出才得以建設出來的,而這些地方也已成為當代佛學的重鎮。

你來、我往、多往來,情誼永固

大師不僅對自己曾生活過、就讀過的地方,給予支持與關心,對於兩岸的和平往來、各種宗教、文化交流也都貢獻卓著。如十多年前,大師與當時的江蘇省宗教局局長翁振進、前國家宗教局長葉小文,共同舉辦「恭迎佛指舍利到台灣」,促成了復興祖庭的這段因緣。二千畝山區貧瘠土地,經過十多年的開山建寺,感謝當地政府給予諸多方便與全力協助,以及所有關心參與的各界人士,得以讓祖庭順利落成。

二○○三年,大師應邀到廈門出席「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降伏『非典』(SARS疫情)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法會」。二○○三年,佛光山梵唄讚頌團應大陸中國佛教協會、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之邀,前往大陸北京中央音樂廳、上海大劇院演出,展開兩岸宗教文化交流的歷史畫面。隔年,也一起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到世界各地表演。寒山寺與佛光山於二○○七年結盟為兄弟寺,而「寒山鐘」正是搭起兩岸寺院情誼的橋梁。如南京大學要建立分校,大師也隨喜贊助中華文化研究院大樓(星雲樓)的建造,並已於二○一五年十月十二日啟用。他老人家期望南京大學能將中華文化研究推向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重鎮,也更促進兩岸和諧、和平的互動。

自佛陀紀念館開幕以來,許多大陸文化團來館展出,如「話說紅樓夢」、「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寶藏藝術展」等,另有中國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簽署五年合作協議。

兩岸如此頻繁來往交流,這完全是師父上人推廣中華文化,且立於長青根深的最佳實踐啊!

互信、互諒、多互助,和諧未來

現今在中國大陸,有來自兩岸的四眾弟子,共同分擔了文化、教育、社教等弘化工作,他們也常回到台灣總本山進修。當地無論是寺院、文教館,不僅舉辦兒童夏令營、青年生命禪學營、佛化婚禮、菩提眷屬祝福禮,更召開過數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各種藝術活動,獲得了許多的肯定與讚賞。所有的地方與活動都不收門票、不收停車費,每年舉辦的「素食博覽會」,也都吸引二、三十萬的人潮,良好的秩序、零公安事故,除了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質,更獲得社會與媒體的好評。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於二○一四年十一月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揭牌,基金會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宗旨,以公益形式開展各項文化與教育活動,期望透過社會力量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為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服務。今年十月十八日在宜興大覺寺開幕的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六屆第一次理事會,政府於十月十四日發文,批准並全力支持我們的活動,並且總動員護持、幫助我們大會的成功。這樣的交流,印證了兩岸互信、互諒的和諧往來。

師父上人的心中並沒有地域觀念,更沒有種族的分別,兩岸來往見到彼此的語言、飲食、文化,其實都沒有差別,因為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且認為在人生旅途中能相遇的,可能會成為好朋友,因而大家都是有緣人。如大師在「河北幽居寺佛首捐贈儀式」所寫的對聯「金身合璧兩岸情,佛光普照一家親」,大師的胸襟完全是以「兩岸對等和平」以及「佛光普照一家親」為最終目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