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嶺105K松露茶園」茶樹樹齡逾五十年,堪稱全台最老茶樹,工人需登梯子才能採茶的方式在茶界相當稀有。圖/陳麗美提供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仁愛鄉「大禹嶺105K松露茶園」海拔二千六百五十公尺,號稱全台最高的烏龍茶園,但因違反造林規定,加上茶園位在德基水庫集水區,恐影響大台中民生家庭用水,林務局向承租人提告勝訴,將在十一月五日收歸國有,承租業主計畫向南投縣府申請將登錄為「世界最高海拔烏龍茶研究暨歷史園區的文化景觀」,文化局昨召開公聽會卻引發爭議。有學者認為文化局倉促開公聽會,資訊無公開透明,企圖護航業者,文化局則表示,召開會議都合乎規定。
位在台8線中橫公路上的「大禹嶺105K松露茶園」面積達三公頃,因冬季有白雪覆蓋,農民陳金地克服氣候條件,成功培育出獨特的青心烏龍茶,再由友人林聰明向政府註冊登記命名為「雪烏龍」,不過林務局認為業者承租種植茶樹與造林不符,歷經多次司法訴訟,最高法院已判決定讞,需將土地歸還、茶樹砍除。
公聽會程序 遭學者質疑
不過業者卻希望在土地歸還後,能保留最高海拔的茶樹作為研究,因此向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提報以文化資產來保留,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昨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但會議還沒開始,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楊國禎卻痛批公聽會程序有問題。
楊國禎說,不論茶樹砍不砍,但按照公聽會的程序應該在召開會議前,需將所有資料公布在網路上,包括會勘紀錄等,資訊全公開,不該什麼都沒有,然後來聽公聽會後,就要進入審議階段,過程太過倉促。
除了程序有爭議外,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林政課長李彥興則質疑文化局無做過調查,卻要用文資法來為業者解套,他說,法院已判決,不該用行政干涉司法;另外,台中市民黃雪茹昨也帶著一群小朋友到會場貼上「支持法律回收國土」、「捍衛用水安全」等標語。
黃雪茹說,茶園位在德基水庫集水區,恐影響大台中地區民生家庭用水,台北已爆發嚴重的鉛水問題,台中市民不要喝有農藥、化肥的飲用水。
蔣公鼓勵 業者提水保證明
茶園業者陳麗美指出,民國五十六年,她父親陳金地種水蜜桃品質優良,獲得先總統蔣公、副總統謝東閔等人讚許,因水蜜桃產季在七月至八月,容易因颱風受災。先總統蔣公當時鼓勵父親改種茶葉,並指示茶改場輔導種植,民國六十四年,取得南投縣政府的「水土保持證明」。
陳麗美說,茶樹種植五十年,從未噴灑農藥及化肥,全都是友善農法,一般茶樹的壽命僅能維持十多年,茶樹健康才能生長超過五十年,因茶樹高大,超過二公尺,工人需用梯子採茶,此方式在茶界中罕見,具有稀有性,再加上父親和先總統蔣公等人的歷史淵源,因此想要用文化資產來保留。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博士楊宗愈說,這些茶樹生長已超越海拔高度極限,全靠栽種技術才有辦法,應設法保留;仁愛鄉榮興村長吳國寶也說,松露茶園位在榮興村,難得有這麼特殊的高大茶樹能適應高山氣候,砍掉太可惜。
面對各方質疑,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長林榮森說,依照文資法規定,只要有人提報要登錄文化資產,按照程序需召開公聽會,並未護航業者,將彙整各方意見後,將提報給審議委員會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