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全責護理(Total Care)意指病人住院期間,由醫院負責一切醫療與日常照護工作,不僅減輕家屬精神、經濟負擔,還能簡化病房內出入人口,減少感染風險。前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副院長周照芳,深知病患家屬臨床照護的心理壓力,及僱請看護的經濟負擔,她自民國七十九年起全力推動全責護理,至今國內已有八所醫院推行。
周照芳表示,「全責護理」是由護理師和「照顧服務員」(護理師助手)共同合作照顧病患,由照服員負責病人基本照護,包括坐輪椅、膳食、身體清潔等,至於打針、測量血壓、抽痰等專業護理工作,則由護理師負責,而家屬在合適的時機,進行短時間的探訪與關懷,作為病人安心養病的心理支柱。
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護理研究所的周照芳說,英美各國之外,日本、新加坡及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早已全面實施「全責護理」。
周照芳指出,所有的護理系課程,最基礎的第一門課就是「基本護理技術」,包括替病人餵食、翻身、拍痰與身體清潔等,是為護理人員的初階專業技能。但現今台灣大多數醫院,卻將基本護理工作全交由病人家屬一肩扛起,彷彿把家屬當成「無薪勞工」,且也忽視基本護理工作的專業性。
周照芳指出,家中只要有一人住院,親屬若無法告假臨床照顧,就得僱請昂貴的私人看護,因此丟了工作事小,「一人生病,全家病倒」事大。周照芳認為,現今台灣社會結構快速老化,在膝下無子孫可抽空照顧情況下,往往是老人照顧老人,「病床上的還沒倒,病床旁的卻先走了」等悲劇也並非罕例。
周照芳認為全責護理全面制度化勢在必行,不僅是為了導正醫護責任歸屬,減輕病人家屬負擔,更是為了有效控制大型傳染疾病的散播、讓照服員減輕護理師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