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自己的餐桌自己收」,宜蘭新生國小校長陳銘俊教導學生養成良好態度與習慣,「不是付錢就是大爺」;高雄鳳甲國中致力提升學生品德,學生閱讀「了凡四訓」並書寫心得;南華大學推動三好教育;亞洲大學落實三品教育,均獲得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殊榮。
南華大學致力推行創辦人星雲大師倡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並透過活動與服務學習讓學生從生活中落實三好精神,該校推動品德教育從各方面著手,包含建立制度、課程規畫、環境形塑與活動設計等,營造三好校園的氛圍。
宜蘭市新生國小三百八十位學生中,約有一半屬於單親、隔代教養或外配家庭,陳銘俊兩年前至該校就任時,發現學生禮儀很差,如學生常去學校對面早餐店用餐,但是吃完不收拾,下一個學生也不會收,看著好像在垃圾堆裡吃飯。因此,陳銘俊開始要求小朋友不論在學校、家裡或校外用餐後,都要稍做整理,如將垃圾集中分類、碗盤疊好。實施一年來,發現孩子有很大進步,家長也讚許孩子們的改變。
高雄市鳳甲國中與建準慈善基金會合作,贈與學生「了凡四訓語解精編」,推動閱讀了凡四訓並書寫心得,每年歲末不但發送勵志紅包助學金,讓弱勢學生至高雄聖淵啟仁中心陪伴腦性麻痺及身心障礙的院童,讓學生體會珍惜和感恩,將品德教育理念融入校園生活各項活動。
亞洲大學推動三品教育,學校設有「誠實商店」、「晨昏定省免費電話中心」等二十一處情境教室,亞大學務長張少樑指出,亞大重視品德教育,如校內販賣二手物助弱勢的「誠實商店」,學生購物憑良心投幣。晨昏定省免費電話中心,則是鼓勵全校師生每天打電話問候父母。
「一○四年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觀摩及表揚大會」昨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今年共有四十五所國小、二十一所國中、三所特教學校、十所高中職,以及十七所大學,共計九十六所特色學校獲得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