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菜價連漲兩個月,不只國產蔬菜漲價,進口菜價也跟著漲,民眾吃不消;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表示,現在不守農地,以後菜價翻漲就成常態。
八月颱風蘇迪勒把青菜摧毀,不到五十天颱風又來,菜價一個月漲六倍。很多人問陳保基:「菜價到底為何降不下來?」
陳保基說,土地不做農業生產,未來菜價翻漲就是常態,所以一定要把農地保留住,否則像是颱風來臨時不能耕作,就有這樣的結果,一、兩個颱風就影響很大。
陳保基昨在農委會水保局舉辦的「農村無限,創新未來論壇」表示,當農業有問題,大家才感覺到它的重要性。
全台蔬菜飆漲,高麗菜在南橫利稻山區產地價一顆都在一百五十元左右,蘭嶼、綠島則超過二百元;在綠島有錢買不到,在蘭嶼則是有錢不敢買。
蘭嶼高麗菜 1顆280元
蘭嶼對外交通輪自十八日起停駛五天,蔬菜無法進入。島上最大蔬菜攤「海洋超市」表示,超市剩兩籃不到百顆高麗菜,小的一顆二百二十四元,大的一顆二百八十元,雖所剩不多,但因價錢高,居民捨不得買。
台東地區農會蘭嶼超商表示,幾天前農會超商已經完全沒有蔬菜了。島上居民說,「沒辦法,船沒開」,只好吃地瓜葉和芋頭梗。
因菜價高,台北市萬華區一處臭豆腐小吃攤停止供應泡菜,改成多送一片豆腐。
新北市農業局三月起在淡水、三重農會超市設櫃及在市府大樓擺攤,推廣「NG蔬果」,由地方小農提供奇形怪狀、表皮坑疤或色澤不亮的「規格外農產品」,包括黃瓜、番茄及少許葉菜類等,賣相差但價格便宜,常一掃而空。
便宜NG品 成新寵兒
推廣初期每周銷售兩公噸,下半年因颱風等因素菜價漲,NG品更受歡迎。農業局本月邀各農會觀摩,吸引樹林、深坑、蘆洲等農會合作,上周陸續在所屬超市開賣,提供低價蔬果選擇,同樣供不應求。
三重家庭主婦蔡曉芳說,現在大賣場一條苦瓜九十九元,NG品才二十九元;別的地方賣六十五元的絲瓜,這裡也只賣二十九元,「削皮做成菜都一樣,當然買便宜的」。
農業局說,依農產公司統計,台灣可能有三成蔬果因賣相差遭淘汰,只能賤賣或製成果醬及肥料;民眾喜歡買漂亮蔬果,但要漂亮可能要靠化肥或農藥,未必讓人吃得安心;還有人認為S型小黃瓜、凹陷的苦瓜是變種而不敢吃,造成食物浪費,這些觀念都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