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宜
想領養名種貓犬嗎?請有心領養的民眾不妨先想清楚再行動,以免事後發現無法照顧而棄養!
長久以來,動物繁殖場一直是「愛護動物」表象下不能戳破的陰暗面,今年下半年,各縣市陸續破獲非法繁殖場,最近新北市動保處再度破獲一處非法繁殖場,並接手七○○隻又萌又可愛的品種幼犬幼貓,近期內將逐步釋出。
雖然這對於有品種需求的民眾而言,是實踐「以領養代替購買」的最好時機,不過在一窩蜂搶著領養前,也應做好繁殖場幼犬可能有近親交配、遺傳性疾病等問題的心理準備,才能做到「領養不棄養」。
接觸過許多從繁殖場帶出狗隻的救援團體,集賢愛生動物醫院院長楊振墉表示,繁殖場的種母通常會多次生產,且大多都是使用剖腹產,容易產生子宮沾黏的問題,導致日後在做絕育手術時,容易有大出血、腹膜炎,或是子宮卵巢拿不乾淨、而導致蓄膿、肌瘤的問題。
而繁殖場培養的幼犬,如果都是自家種公種母繁殖、都是親戚的話,可能會有隱藏性遺傳疾病,例如關節、肝腎、心臟、氣管等問題,而這些症狀有的可能小時候就會出現,狗狗會表現得容易喘、跑不快、心雜音明顯等等。
楊振墉也建議,在把領養的狗狗帶回家之前,一定要先去動物醫院做最基本的檢查,因為繁殖場的狗長期關籠,關節骨頭發育不好,有可能O型腿、弓背走路。接著也要檢查心臟、心絲蟲等問題,通常只要小型狗不要太胖,透過觸診就可以發現大部分毛病,如果有需要更詳細的診斷,再進一步照X光、超音波就好。
楊振墉也遇過某飼主帶著繁殖場領養的小狗看診,雖然沒檢查出遺傳疾病,但卻有嚴重的皮膚問題。繁殖場當時向飼主強調狗狗都接種了疫苗,所以交代飼主一個月過後再帶到醫院打第二次就好,結果一個月後全家竟然都得了皮膚病,就是因為狗狗身上有人畜共通的疥癬蟲引起的。楊振墉補充,狗狗得疥癬蟲很好醫,反而是人比較難治。
楊振墉表示,先帶領養的狗看醫生,除了是先了解健康狀況、不傳染給家人外,也可避免傳染給家中其他的寵物!
據了解,在這波送養潮中,以馬爾濟斯、貴賓、柴犬、吉娃娃、臘腸數量最多,楊振墉提到,貴賓免疫系統好、遺傳疾病少,應該是最好養的;而吉娃娃則幾乎都有心臟病、氣管塌陷,帶回來後要花的照顧時間和醫療花費會比較多。
此外,楊振墉特別強調,柴犬雖然健康,但飼主要注意的是行為訓練方面的問題,因為柴犬情緒較不穩定,會護食,翻臉跟翻書一樣快,又有點神經質,如果是對柴犬習性不熟的人,帶回後很可能會被咬,所以飼主一定從小就要做好訓練、下達正確的口令、訓練時更不能退縮,否則柴犬一下子就會爬到飼主頭上。
比較各縣市送養方式,可以發現新北從破獲到開放送養的時間最長,也是唯一要求需要先上課程才具備資格的縣市,這是因為要讓領養人有個「冷靜期」,透過上課、等待三個月的時間,若最後仍要領養,代表已經經過仔細思考,有助於杜絕那些衝動領養的人。
(本文由《台灣動物新聞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