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 仙鶴之都 神鹿之鄉 文與圖/沈海濱 |2015.10.18 語音朗讀 20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內群鹿奔馳。圖/沈海濱 丹頂鶴在保護區內育雛越冬。圖/沈海濱 大縱湖蘆蕩迷宮。圖/沈海濱 保護區內鳥兒振翅高飛。圖/沈海濱 文與圖/沈海濱 溼地之都 水綠鹽城 「仙鶴世界,神鹿故里,溼地之都,水綠鹽城。」是世人對江蘇省鹽城市的美譽。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是江蘇省最大的城市。鹽城以盛產海鹽而得名,是名副其實的「鹽」城,海洋和海灘資源十分豐富。 鹽城沿線海灘總面積達四五五○平方公里,加上泥沙淤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十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因此被稱之為「黃金海岸」。 打造東方溼地之都 鹽城天然資源豐富,共有二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城市東部擁有太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溼地保護區,現正在規畫建設鹽城溼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溼地之都」。 溼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二四○○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中國重點保護的第一類野生動物十三種,第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六十七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一二○○多隻,占世界野生種群的六成以上。 麋鹿遭劫流落海外 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坐落在美麗如畫的黃海之濱,擁有二四○○多頭麋鹿種群,是世界最大、中國唯一的野生麋鹿園。麋鹿俗稱「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是中國的特產。 由於氣候條件變化和人類濫捕,從明以降數量急劇減少,迨至清代,北京南郊皇家獵苑僅存二○○多頭麋鹿,這是當時世界僅有的麋鹿群。一九○○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麋鹿被搶劫一空。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三日,三十九頭麋鹿從英國倫敦回歸鹽城麋鹿自然保護區,讓麋鹿結束了近一個世紀的海外漂泊生涯,重返故鄉大自然展開新生活。 修建封神台迎鹿歸 保護區內的「封神台」是根據姜子牙築建封神台的傳說修建的。據傳元始天尊命姜子牙下山輔助周武王,興國滅紂,姜子牙騎著四不像四處遊說,並在東海之濱築台封神,使得六神歸位、百戰百勝。如今這座封神台高三十九公尺,象徵了當年回歸的三十九頭麋鹿。 這座台塔有一些特別之處——第五層是沒有門的,因為保護區在建立之初,由於嚴重供應水資源不足,於是想建座水塔,可是在這樣和諧自然的生態景觀中建一座水塔似乎有些不倫不類,於是就做了這樣一個大膽的設想,把第五層作為儲水庫,既解決了水資源問題,又便於遊客觀光賞景。 觀鹿台則是仿北京南郊的觀鹿台建設的,在這個觀鹿台上,可以享受到皇室般的待遇,看到一群悠閑的麋鹿。登上高高的觀鹿塔,憑借望遠鏡,可領略原始海灘的自然風光,觀賞野生的麋鹿群,遼闊的海灘溼地是動物們的天堂,珍稀物種的基因庫。每年五至六月,一年一度的「鹿王爭霸」,更是難得一見的壯觀場景。 聽嗷坡上延續後代 聽嗷坡有一座墓碑是為麋鹿而建的,這裡安息著一九八六年回歸中國的三十頭麋鹿。牠們完成了牠們祖先還家的夙願,在黃海海灘上扎根、繁衍,使麋鹿家族香火不斷,如今保護區內所有的麋鹿都是牠的後裔。 當初牠們當中年齡最小的二歲,最長的七歲,麋鹿理論壽命二十五年,實際十七、八年,如今牠們的生命都已圓滿畫上了句號。可以稱得上是人類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同伴——野生動物建造的最大的紀念碑。一九八六年,三十九頭麋鹿就是在這兒走下卡車,呦呦幾聲,奔向一望無際的黃海海灘。因此,這兒又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聽嗷坡」。 探訪丹頂鶴保護區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建於一九八三年,是東亞暨澳大利亞遷徙涉禽保護網絡成員之一。這裡有四十五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有四百種左右的各種鳥類,尤其是每年有幾占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頂鶴會到這裡過冬。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總面積有三六○多萬畝,核心區面積約十五萬畝。這裡有著蘆葦叢生的天然植被,豐富多樣的海灘生物,人跡罕至的空曠寧靜,是禽類生活的理想場所。 每年來這裡越冬的世界一級珍禽丹頂鶴就有一三○○多隻,雁、鴨類更是成千上萬,飛起來黑壓壓一片,蔚為壯觀。一九八三年,中國更在此建立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裡的珍禽馴養場,甫成功地取得了丹頂鶴等人工孵化和越冬期半散養的經驗。二○一二年,任何時候到設在射陽縣新洋港的保護區管理處,都可以看到這類珍禽,秋季尤其是觀賞丹頂鶴的黃金季節。 前一篇文章 領養名種幼犬 請三思 下一篇文章 隨季節換裝的柳松雞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