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時間而詆毀的什麼

文/易品沁 |2015.09.30
1685觀看次
字級

文/易品沁

一筆一畫寫在紙上的情書就像是「紀念碑」和「遺跡」似的物件,比肉身和戀情長存;是事後令人瞻仰、憑弔,是昔往曾經榮光的見證。

我有一個專門收藏朋友信件,即使輾轉搬遷多次仍未捨棄的木匣,見證了我青春年代經歷過的尚無網路,猶會親筆寫信的九零年代末。其中最多的信件和卡片是來自同儕與好友的,另外則是昔往戀人的情書。

因為手中展讀的是承載對方親筆字跡的書信,總覺得紙上依舊殘存對方寫信時摩娑紙頁的溫熱,那是一種會透過指尖傳遞至心間的溫度,不因時間流逝而增減分毫。

或許這世上真的存在以戀人為名,以浸潤著戀人符號、溫度、氣味的物件所構築的博物館。作家奧罕.帕慕克從亞里斯多德的「不可分割的原子代表著一個不可分割的時刻」的《物理學》獲得啟示,在其小說《純真博物館》闡述世上存在著一種不因戀人、戀情的消亡,而得以依舊持續的幸福。

若不是遺失,也非蓄意銷毀,親手寫在紙上的字可比肉身長存。得益於此,還填補了記憶當中可能的誤植與空白。

在我收藏信件的木匣當中有幾封稍微「不一樣」的信件,是與日本友人O君的傳真信件,還包括我寫給他的原筆信。利用傳真機傳送國際信件,略過冗長的等待時刻,即刻將自己所思所想迅速傳送給對方,可以清楚看見寫信人的字跡。

現在的眼光回看當時,實在覺得用傳真機寄信是件很妙也挺浪漫的事。會利用傳真機寄信與收信的也是只有與O君一人而已。我還記得傳真機吐出信件時的聲響,它猶如宣告著彼時我倆無任何保留、顧忌,可以盡情將彼此最隱匿自我全盤展現給對方的超乎任何定義、界限的友誼。

接到O君的信總是開心的,間或電話連繫,也會透過郵遞寄送航空信件。可就是多虧了那些手寫信件。因為二十年過去了,印在傳真紙上的字竟然益發淺淡,當中更有變成無字天書的,抑或平白消逝了一大段落。

那一憑空消逝的段落,恰似我與O君其後不知何故,軋然而止的連繫。

我時常會想到當今網路發達,寄個Email和透過LINE傳訊省時又省力,可同時是否其實也消逝了什麼更為可貴的事物?寫字的人少了,我甚至懷疑這年頭還有幾人能夠寫出情深意切的書信?透過網路寄送的信或情書,又是多麼容易消逝於網海。不說敵不過時間,來一個電腦病毒,所有寫於網路的信件,一夕之間皆可能蕩然無存。那些無存的打字書信,是否也象徵著受限於十足短暫賞味期限,不會留下多少深刻和綿長記憶的人生?

網路當然也不盡是壞處,其後我便是透過臉書才得以找到O君。不然以我們生活在不同國度,當初是個沒有手機的年代,也都搬家了,再遇簡直不可能。如今我們的友情也與時代俱進,透過LINE有一搭沒一搭的發送話語,從以前手寫的長篇大論,精簡成即時分享的單句對話。

憑藉過去保留的書信,與O君沒有因為其中留白,造成絲毫心上的距離。

我尤其懷念與O君過去那些分享各自日常的書信,即便只是告訴我東京晴日正好,抑或當日在漢語學校遇見了什麼人和有趣的事,從傳真機彼端傳來O君寫在紙上約定通話時刻的字跡。我一直覺得那段與O君共享的是我人生裡最純粹時光,如此美好正是「時間之外」的,那是永然不因時間而詆毀的什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