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老來樂活,讓生命昇華

執筆人: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2015.09.30
1325觀看次
字級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執筆人: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最近我們同學的聚會話題都圍繞著台灣超高齡的社會在轉,大家都很憂心老無所終。有個朋友說,他終於了解孔子說老的時候戒之在「得」的意思了。因為不知自己還會活多久,就會擔心老本花完了,自己還活著會晚景淒涼,所以趁還可以時,要盡量「得」。

其實,只要規畫得好,是不必憂心的,晚節不保才更可悲。

我們大腦裡有灰質(神經元)和白質(神經纖維)兩種神經細胞,前者雖會因年齡增加而數量減少,但是實驗看到,如果有勤動腦,八十二歲老人神經元數量可以和六十歲的中年人一樣多,大腦是用進廢退的,有在用就會留下來。

而後者的髓鞘從出生就一直在增長,到四十五歲左右到達頂點。最近新的研究發現六十五歲是智慧的顛峰。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在控制了健康、婚姻狀態和收入等變項後,發現六十五歲是生命滿意的最高點;哈佛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vid Liaison也發現五十六歲是做財務決策的最好年齡,因為他們學識和人生的經驗已經爐火純青,可以馬上掌握複雜的職場訊息,又不受情緒的影響,可以做出最好的決策判斷,所以全世界五百大企業的總裁平均年齡是五十六歲,對老的觀念現在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魯賓遜飄流記》的作者D. Defoe在一七二六年說:「沒有任何事像死亡和稅一樣是如此的必然(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如果出生是偶然,往生是必然,那麼對年華老去,我們不必傷感,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有一句話很好,「下雨了,把傘打開」,對於遲早要來之事,心中早作準備,坦然接受,就不會臨陣驚慌或恐懼了。

所以,面對老化第一要使自己身體健康,自己能照顧自己,不要成為家人的負擔。我們的祖先每天至少要走十二公里去覓食,走路是演化以來最好的強身方法,走路還會幫助排便,而便秘是許多老人家共同的痛苦。

同時,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使心情好,而心情跟免疫系統有直接的關係。平時沒事,多出門和朋友在一起,人跟別人接觸時,大腦會產生很多有益的神經傳導物質,增進身心的健康。

若是自己有一技之長,則盡量把它發揮出來,我在美國時,看到有年輕人不會填寫銀行的貸款申請書,這時就有退休的銀行經理出來幫助他填寫。

台灣現在也有很多因五五專案退休的老師,他們身體還很健康,精神也很充沛,若能善用這份資源,台灣偏鄉山地的孩子就有福氣了。

第二,生活簡單,量入為出,永遠為明天留一升米。其實粗茶淡飯最養生,只要活著有意義(如能幫助年輕人),精神有寄託,甘苦是自己決定的。

不要怕老,有道是「知足者,天不能貧,無求者,天不能賤,忍辱者,天不能禍,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對於台灣將進入高齡社會,讓我們以樂活的精神去迎接它,只要心態轉變,我們的生命就隨之轉變了,「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老有何不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