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力推智慧自動化產業,「二○一五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於台北舉行。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工資不斷提高,傳統勞工密集型的產業優勢在削弱中。」台灣製鞋同業公會青年聯誼會副會長林喬中在福建晉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同樣意味著鞋企若要追求發展,需要更高端的製鞋機器,「機器換人」是必然的趨勢。
「使用自動化設備這是一個趨勢。」林喬中說,現在大陸政府強調要提升自動化取代人工,出台了很多政策;大陸鞋企對高端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也將吸引愈來愈多的台灣鞋機企業入駐大陸。
另一位台灣天一精密機械的賴哲瑩則說:「一條生產線,原來要六十到一百人,現在一台機器,只要一個人一分鐘,還有節能,使用全伺服的機器可以節能五十倍,這裡面的成本大家都會算。」
除了鞋業之外,紡織業也加入新趨勢之中。福建省石獅市長張貽山說,以傳統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的石獅,隨著企業轉型升級,催生了更加智能化、高端化的設備。
近年台灣也力推智慧自動化產業,行政院於二○一一年核定「智慧自動化產業發展方案」,推動產業導入「智動化」生產。
截至二○一四年底,台灣「智動化」產值規模達新台幣一點一萬億元,較二○一一年增長超過兩成;產業智動化應用比率從原先的百分之二十五提升至去年底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二。
今年「二○一五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於台北舉行,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卓永財在開幕式上說,「工業4.0」概念包含智慧製造、機器人、物聯網、綠色生產等四大內容。他認為,「工業4.0」將決定未來五十年全球主要工業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台灣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積極結合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機械設備,帶動產業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