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台灣小朋友越來越不健康!由於一成學童每周吃三次以上的速食,台灣約有一半學童的身體質量指數不及格,平均每四個孩子就有一人是小胖子,七成孩子不愛運動,近六成孩子遭受二手菸害,下一代國民的健康國力很讓人憂慮。
為了解台灣地區兒童飲食與生活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別針對台灣地區近三千名一至十五歲的學生進行網路調查,結果讓專家感到憂心。
調查發現,八成以上的學童有吃早餐習慣,但其中一半以上卻是購買外食,炸雞、薯條等速食則是小朋友的最愛,七成以上小朋友每周都會吃上一次速食,一成學童一周吃三次,最誇張的是百分之二受訪者是「天天都吃速食」。
喜歡吃速食沒關係,但大部分學童的蔬果攝取量卻嚴重不足,調查顯示,高達六成的學童每天吃不到三份蔬菜,而每天吃不到兩份水果的則有三成四,而男生對蔬果的攝取量不足的情況比女生更嚴重。
對於衛生署推廣多年的「天天五蔬果」飲食防癌運動,調查發現,僅有五成學童知道其中正確意義,更有高達七成的學童觀念錯誤,以為喝蔬果汁就能取代吃新鮮蔬果。
至於規律運動方面,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童的運動量不足,雖然教育部已著手推廣天天運動三十分鐘計畫,但高達七成以上的學童每星期七天中有一半以上的天數,運動未達三十分鐘。
在缺乏運動、少吃蔬果,愛吃速食等情況下,國內小胖子當然越來越多,調查顯示,有將近半數的學童身高體重指數(BMI值)是不及格的,其中過胖或過瘦的比率高達四成七,平均每四人就有一個小胖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BMI指數過高的學童中,有九成以上每周都會吃零食、七成五每周會吃速食的習慣,顯示家長們放任孩子吃速食,並沒有妥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