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示,她將調整行程,出席國慶大會。
前副總統呂秀蓮也表示,如果蔡英文出席國慶大會,她就參加,她是卸任國家副元首,本來就會被邀請。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說,既然黨主席參加,黨團也沒有不參加的理由,「乾脆整群一起去」,十五日黨團會議將提建議。
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更進一步透露,蔡英文已交代幕僚,盡量安排參加國慶典禮,因為「台灣需要更團結的氣氛!」
國家有慶,萬眾歡騰。黨派雖有朝野,國家卻是大家的,為國家祝壽祈福,本應共襄盛舉。
但往年國慶,甲黨主政,乙黨不參加,乙黨主政,甲黨就婉拒。
這種「不助長他人威風,不增添對手光彩」的酸葡萄心態,顯示政壇人物心胸狹窄,器度不夠,雖然社會批判不斷,但政黨仍我行我素。
近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登高一呼,民進黨要員隨聲附和,今年國慶大會,場面豐富可期。
試想像朝野政黨要員坐在一起的和諧畫面,可能很多民眾瞠目結舌,爭相揣測民進黨為何有此改變?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總統大選在即,蔡英文既是黨主席又是參選人,為了吸引中間選民,當然要表現「寬容大度」。
蔡英文一旦出現國慶大會上,「準總統」提前亮相,一定成為注目焦點,對選情加分,也算是「實習」。
很多人說,現在很多場合,蔡英文無往不利,幾乎都是為蔡英文鋪陳,無論如何蔡都是贏家。
但民眾更盼望蔡英文,不要忘了「台灣需要更團結的氣氛!」這句關鍵話,不要虛應事故,要真心應對。
台灣幾十年來因朝野政黨以私利為考量,意識對立,鬥爭不斷,相互扯後腿,使得國家發展不進反退,人民吃盡苦頭。
政治人物貴在心口合一,誠意為要,否則說一套做一套,演一場「國慶大戲」,對國家、對人民都無好處。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