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藥物過敏 藥害救濟救一命

陳玲芳 |2015.09.10
1791觀看次
字級
衛福部食藥署強調,藥害救濟制度保障消費者、醫療院所及藥業之權益,營造「醫藥病三贏」局面。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名少女因為對抗癲癇藥嚴重過敏,生命垂危,幸好有藥害救濟金,讓她充分接受醫療,救回一命。台灣領先歐美推動「藥害救濟」制度,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訴訟,今年施行十五周年,藥害救濟給付率已提升至近七成,讓醫病雙方更有保障。

十三歲蔡姓少女,六年前突然倒臥家中、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送醫確診患小兒癲癇,服用抗癲癇藥物後,產生藥物過敏反應,研判是抗癲癇藥引起的「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導致發燒、口腔潰爛、全身紅疹,嚴重者恐敗血症致命,所幸及時收治在加護病房,才救回一命。

少女的父親蔡長哲表示,女兒因為藥物過敏,住進加護病房五天,之後轉普通病房也住了兩天,他很肯定藥害救濟金涵蓋所有自費項目,讓其家境不至於因此陷入困頓。

食藥署委託藥害救濟基金會辦理相關業務,藥害發生後三年內都可申請救濟。

食藥署副組長戴雪詠表示,藥害救濟對象是指正當使用合法藥物下,產生非預期反應的患者,最高給付兩百萬元,兩千年迄今總給付一千三百九十二件,總計約四億元,給付金額以死亡給付占近三億最多,給付類別以嚴重疾病九百零九件、占六成五最高,藥害救濟經審議委員會通過給付的比率,十五年來平均約五成七。

戴雪詠說,今年適逢藥害救濟法施行十五周年,近年藥害救濟給付率已提升至近七成,共造福近一千四百位民眾,累積給付金額四億元。超過九成五的醫師認同藥害救濟可以減少不必要訴訟,藉由藥害救濟制度之施行,保障消費者、醫療院所及藥業之權益,營造醫藥病三贏局面。

食藥署統計,前三大造成藥物過敏的可疑藥物為降尿酸藥異嘌吟醇(Allopurinol)、抗癲癇藥顛能停(Phenytoin)和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全屬處方藥;而造成的不良反應以皮膚症狀占百分之六十五最高,包括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等。

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說,藥物過敏造成的皮膚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約千分之一至三千分之一,剛開始三至四天會發燒,症狀與感冒類似,易被忽略或誤診,接下來全身會起紅疹、嘴破長水泡等,這些都不屬於感冒症狀,此時若能及時停藥治療,可減少併發重症、死亡風險,一旦延誤治療,恐導致失明、肝腎衰竭、敗血症致命等悲劇。

10大可疑藥品及常見藥害症狀

藥品學名 藥物類別 常見藥害型態

Allopurinol 痛風藥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Phenytoin 抗癲癇藥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Carbamazepine 抗癲癇藥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Rifampin/isoniazid/

pyrazinamide 抗結核病藥 肝膽傷害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Diclofenac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全身性過敏/免疫反應

Lamotrigine 抗癲癇藥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Co-trimoxazole 抗生素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Mefenamic acid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Ibuprofen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Cefazolin 抗生素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

全身性過敏/免疫反應

資料來源/食藥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