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看世界 美中軍事對陣 經濟唇齒相依

紀碩鳴(香港/資深媒體人) |2015.09.03
387觀看次
字級

紀念抗戰勝利日,中國大陸今舉行大型閱兵活動。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夫特則在上月高調宣布,最快於明年把最新王牌F-35隱形戰機首度派駐海外,長駐日本美軍基地,並於關島部署多艘攻擊型潛艇,以平衡南海局勢,似有針鋒相對之勢。

自去年下半年始,美國國內開始激辯對華政策,隨著今年三月美國外交學會發表《修改美國對華大戰略》報告,本月中共習近平主席即將訪美,辯論迅速進入高潮。辯論的第一個焦點是,自尼克森以來,美國八任總統一直基本遵循的對華「接觸」政策(應是「接觸加遏制」)是否有效?是否過時?

美國將改變對華政策!鷹派似有抬頭。他們的理由,主要是認原先為「接觸」政策設定的兩個主要目標,都沒有達到。

一是原先認為通過接觸,加速中國對外開放,可以促使中國走向「政治自由化」,演變成一個美國希望的「民主國家」。但三十多年後的中國,不但沒有實現美國期望的自由化,而且意識形態更濃厚了。

二是原先認為這個政策,可以促使中國幫助維護由美國主導的現行國際秩序,而不是挑戰它。「但我們卻看到中國正在建設一系列替代制度,這明顯說明中國不滿美國領導的戰後秩序。毫無疑問,中國正在尋求建立另一個國際秩序。」

激進派想以遏制為主,來改變美國的對華政策,看來條件並沒有成熟。縱然中美之間近來有諸多分歧,南海問題、網絡安全問題,中國悄然崛起讓美國倍受壓力。

特別是中國近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積極主動加入特別提款權(SDR),都足以觸動美國的敏感神經。

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兩國之間在經濟、金融、外交和軍事上的關聯和依賴程度卻是愈來愈高。

兩國在經濟上優勢互補,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二○○八年到二○一三年,中國在美國商品貿易中的比重從百分之三十二點二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五點四,說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不是減弱,而是加強。

二○一四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四兆三千零三十點四億美元,其中百分之八十用美元結算。除了美元結算量大,中國持有美國國債也能影響國際市場。

近來人民幣急劇貶值,翌日美元乃至其他貨幣跟隨而貶;都難免映射出中美關係一來一往的身影,令全世界股市匯市動盪不安。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所說,一個穩定、不斷發展的中美關係,不僅符合兩國及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亦有利於維護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

白宮發言人也表示,習近平訪美是雙方解決問題、縮小分歧的機會。可以相信,輕易改變對華政策,美國同樣會受損。

紀碩鳴(香港/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