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徐子晴(圖/郭士榛提供)出生音樂世家,她沒有隨父母學樂器演奏,反而走向作曲發展。三年前她是第一個學作曲、考入新加坡大學楊秀桃音樂院的台灣人,今年三月接受英國BBC邀請首度創作合唱曲,她以原住民音樂元素創作受肯定,英國BBC合唱團在英國錄製,並將合唱曲放在網路上供愛樂人點聽。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十歲的徐子晴(圖/郭士榛提供)出生音樂世家,她沒有隨父母學樂器演奏,反而走向作曲發展。三年前她是第一個學作曲、考入新加坡大學楊秀桃音樂院的台灣人,今年三月接受英國BBC邀請首度創作合唱曲,她以原住民音樂元素創作受肯定,英國BBC合唱團在英國錄製,並將合唱曲放在網路上供愛樂人點聽。
徐子晴表示,小時候聽父母安排讀音樂班,國二才真正喜歡音樂。原本主修鋼琴的她,感受到自己不適應舞台演奏,站上舞台會莫名恐懼,在爸爸鼓勵下改學作曲,鋼琴變副修,她開心地說:「很喜歡寫曲的感覺。」
高中畢業那年,對徐子晴來說是人生轉捩點,她同時考上師大音樂系、北藝大音樂系及新加坡大學楊秀桃音樂院,選擇新加坡是因免學費,加上學校設備良好,讓她毅然出國求學。
徐子晴表示,作曲老師何志光喜歡音樂有故事性,不希望學生太早被定位,應嘗試不同曲風、創作走多元方向,希望創作曲子是亞洲音樂,而不是西方曲風。
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三月新加坡交響樂團邀請英國BBC合唱團合作演出,和學校學生交流。這之前校方已在學生創作中徵選曲子,徐子晴創作的〈Under the moonlight〉獲選,歌詞為阿美語,曲意是慶典過後大家在月光下唱歌、跳舞的美好記憶。曲子由BBC合唱團在英國錄製,可點閱網站中二○一五年七、八月選曲,即可聆賞徐子晴的創作 http://www.rhinegold.co.uk/magazines/choir_and_organ/free_downloads/new_music.asp?c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