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響》無配套措施 禁紙杯「治一經損一經」

謝美芳(北縣樹林/教育事業員工) |2007.03.09
250觀看次
字級

貴版五日刊出的「禁不如淨,環保從心做起」,論述正確,但筆者認為,如無法讓每個人都能從「心」做環保時,限用紙杯政策應該要有配套措施,而且也該正視、管制大量浪費紙資源的濫燒紙錢、濫放鞭炮等行為。

首先,禁用紙杯政策未見配套措施,試想,許多機關、學校的預算早在去年就編列,可有經費添置「磁杯消毒烘乾機」?而潔淨磁杯需耗用的水資源、耗損的能源有多少?能兼顧「清潔、省水、省電」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而且,各機關、學校以磁杯替代紙杯時,暫且不論有沒有專人清洗磁杯,單就業務繁忙的教職人員,能否確實按標準程序「磁杯消毒、烘乾」,就不無疑問了,如果外賓或出席會議人士罹患感冒或其他傳染病,而消毒、烘乾又不完全,後果如何?

其次,筆者多次參加機關、學校舉辦的研討會,主辦單位曾發送「可重複使用塑膠杯」,但材質如何?能否承受高溫而不釋出有害物質,有無材質標準和抽查計畫?此外,如發生嚴重甘旱、颱風停水或危險性傳染病發生時,有無預立開放使用紙杯的條款?都是值得未雨綢繆的問題。

禁用紙杯是善政,但該有的配套措施馬虎不得,否則「治一經損一經」的戲碼就會重演,況且「限用紙杯」和濫燒紙錢、十三公里長的連珠炮相比,後者一夕間不知焚毀了多少珍貴天然資源、製造多少空氣污染物和廢棄物,環保署對此更該拿出勇氣正視、管制,而非媚俗噤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