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觀念、道德與領導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2015.08.31
1405觀看次
字級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前言】

美麗寶島,曾幾何時,由於政壇翻雲覆雨,經濟浮沉不定,社會動盪,民心不安。今日起,論壇版新闢專欄《看人間》,盼透過各領域名士,周一至周五,針貶時事,指津社會大眾走向康莊、祥和大道。

任何組織都期待卓越領導,如久旱之望雲霓,古今中外皆然。西方領導理論著重科學面,尤其著重在特質、行為與情境之探討;中華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隨,則著重哲學面,尤其是道德與心理層次之探索。

所謂「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內聖而外王」,組織之卓越成就主要源於領導者之觀念與道德。但如何兼容並蓄、回歸中道,值得探索與深思。

常謂「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筆者曾是美國艾森豪獎金基金會中華民國代表,西元兩千年赴美國費城,開始遊學前參加一周領導課程訓練,內容非常精彩,也著重西方之領導訓練。

但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的是,基金會總裁在結束前做結論說:「我曾研究過世界各國的領導思想與哲學,最佩服的是中國老子的領導思想,尤其無為而治。」筆者也略讀一點佛教經典,憶及金剛經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很想探討其道理何在?

西方領導理論深受功利主義影響,卓越領導重績效,尤其著重財務及利潤面之成果,成長與利潤高低,常用於決定領導之成敗。

而東方領導思想中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孟子見梁惠王篇之「王者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老子在道德經上也說:「失道求之德,失德求之仁,失仁求之義,失義求之禮;失禮者,為忠信之薄,而為亂之首也。」仁義道德成為東方卓越領導之取捨標準。東西方見解差異,發人深省。

十九世紀以來,西方科技橫掃國際。西方科學理論獨占鰲頭,任何國家與企業組織,莫不以成長與獲利為為導向,評估卓越領導亦然。唯其結果帶來了科學與物質文明,唯利是圖也成為普世價值。

其結果則不斷形成自然環境被破壞、人倫義理被忽視、道德漸淪落、人情趨淡薄。地球暖化、勞資對立、貧富懸殊、政黨惡鬥、世風日下等等,成為普遍現象,甚至已達人人自危、遑遑不可終日。

其實良善文化本無東西方之差,只因引導時代主流價值之領航觀念不同,其結果即有天壤之別。國父孫中山先生與美國林肯總統之治國理念,同為「民有、民治、民享」,在兩地同創不凡歷史,也讓千古流傳,後代子孫引以為傲。

林肯總統本於道德、重視族群平等,不惜南北戰爭,奠定美利堅合眾國之堅實基礎。

孫中山先生不忍大中華子民代代受獨裁帝制之苦,本書生救國救民之志及少數優秀革命烈士微薄之力,眾志成城,推翻五千年帝制,成為中華民國之創始人,也同為舉世所敬仰。兩位近代最卓越兩位領袖代表,其成就卓越,源頭都在有共同觀念,且都源於道德。

國父曾在民族主義六講中也提及「國家長治久安,要靠「優良文化與道德」。

所謂卓越領導在「德樹」,期大家抒發心得,樹立優良道德、形塑優質文化、成就卓越領導,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效融合東西方之長,成就大中華精隨之「中道文化」,共同為地球與人類建立長治久安之康莊大道。共勉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