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奕成
小時候,吃飯時間一到,只要餐桌上的菜餚非我所愛,我便噘起嘴說:「不吃!」母親的反應往往是悶不吭聲,用餐時間結束,就把所剩的菜餚全部送入冰箱。
有時,外婆看見我在生悶氣,便遞給我一張百元鈔票說:「想吃什麼,自己去買。」這時,母親會馬上冷冷的望我一眼,使我背脊發涼而作罷。
母親這樣的不近人情,我極不諒解:「為什麼不煮我愛吃的?又為什麼不讓我接受外婆的好意,去買自己喜歡吃的?」若我因此哭鬧不休,必然招來一頓好打。
後來,我讀了插畫家洪義男所著的《鎖麟囊》,故事裡任性的富家女薛湘靈讓我對自己的言行有所思。這本書以漫畫的方式呈現,全彩的印刷,更令我愛不釋手。
念大學時,有機會欣賞京劇的《鎖麟囊》。觀眾大多聚焦在與家人流離失散的湘靈,終於領悟到這是上天要她「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然而,我卻為時來運轉的趙守貞,隱隱擔憂。
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守貞家境艱難,出嫁的妝奩也無著落。出嫁那天,因春秋亭避雨而獲湘靈相贈「鎖麟囊」,從此境遇逆轉。
婚後,守貞單生一子盧天麟,盧家雇用落難的湘靈為奶媽,再三叮嚀:「哄著小少爺玩耍,要小心太湖石,提防金魚池,莫惹蜜蜂刺,休惹蛛網絲。」眷愛之情溢於言表。
當天麟在地上學馬跑,湘靈提醒他別弄髒衣褲了,他卻滿不在乎的說:「我們家有的是錢,我的衣服弄髒了,我媽會給我買新的!」當下,我凜然一驚:嬌寵豈是否極泰來的守貞對兒子的教養呢?
生命中的無常總是比明天先到,湘靈的順境會瞬間翻覆,守貞可以鹹魚翻身,那麼人生又豈有鑄定的鐵富貴呢?
我以為守貞對天麟的嬌寵,其實是一種溫柔的傷害──它在弱化孩子應變的能力。
終於,我了解到母親當年何以不讓我隨心所欲了。
這部作品,我百看不厭,年年在課堂上也向孩子說。有一回,在二手書店竟發現洪義男的《鎖麟囊》,彷彿與自己的童年重逢,便如獲至寶的買回家珍藏。
那天,我邀集了一群家長與孩子走進劇場,欣賞國光劇團演出的《鎖麟囊》,在宛轉的聲腔與優美的身段中,接受戲曲美學的陶冶。
而看戲即是看書,關於家庭教育,他們會獲得省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