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干涉 給孩子一面塗鴉牆

文/尹建莉 |2015.08.09
1706觀看次
字級

文/尹建莉

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並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於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弱,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適應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無趣和謹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墮落中。

畫畫是兒童的一種天性,到處亂畫幾乎是一種必然。

我女兒圓圓在兩歲左右發現了筆的奇妙後,就興致勃勃地往她所有能接觸到的東西上亂畫。奇怪的小人兒和線條開始是落在童話書上,然後就上了我和他爸爸的書、日記本及我們的相簿。我們當然也給她白紙,讓她盡量畫在紙上,但她似乎不願受此約束。既然管不了,我們一般就不管她,實在不能讓她亂畫的東西,就收起來,不讓她接觸到。

她後來還往家具上畫,我們告訴她不可以這樣,並趕快把家具擦乾淨了,有的擦不乾淨的,也不會因此責罵她。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換個想法,把她的破壞看成是可愛的創作,想著等她長大了,如果這些家具還在,正好可以讓她看看自己小時候多麼淘氣。

後來,圓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對畫在牆上發生了興趣,一開始我們有些心疼白白的牆壁被她畫得亂七八糟,就在牆上貼了很大的白紙,告訴她畫在白紙上。但很快發現她真正的興趣除了在「畫畫」上,更是在「畫在牆上」。這個小傢伙表面聽我們的話,背地裡總是偷偷越出紙界,在牆上落下筆墨,彷彿是一種挑釁。

意識到她的興趣後,我們趕快修正自己的想法,不但沒批評她,反而饒有興致地欣賞她在牆面上的「創作」,我還故意對她爸爸說,難怪古人要畫壁畫,原來畫在牆面上的東西和畫在紙上的感覺確實不一樣。圓圓看我們不在意她的破壞行為,又往牆上畫了幾次,就不再有興趣了。而我們的心態放平了,確實也愈來愈能看出她的塗鴉之美。

到她小學一年級時,我們換了一間新房子,很精心地裝修過,雪白的牆壁似乎又刺激了圓圓的繪畫興趣,搬到新家時,她表示很想在這上面畫些什麼。我和她爸爸就決定空出大大的一面牆,不擺放家具,專門給她塗鴉。圓圓一聽高興極了,立即拿出一盒彩筆創作起來。

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很聽她的話,所以已是小學生的圓圓也學會了「聽話」,我們要求她只畫在這一面牆上,不要亂畫到別處,她答應了,也能做到。當時她有幾個同學喜歡放學後來我家玩一會兒,小姑娘們第一次來我家看到塗鴉牆時,總是很吃驚。當她們知道自己也可以像圓圓那樣隨意往這面牆上畫或往上粘貼東西時,更是驚喜,往往會立即就行動起來。

到圓圓小學畢業時,這面牆已是非常豐富了。不少到我家的人看到這面牆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精心裝修的房子,怎麼捨得讓孩子把一面牆弄成那樣子?我總是開玩笑回答說,這是一堵藝術牆啊,多好看!

我說的是真心話,我愈來愈意識到,兒童都是繪畫天才,也是創意天才。在他們拿著一支筆恣意塗畫時,其實是在啟動自己的藝術才華。我經常在端詳一些兒童畫時心生感動,那種真誠、樸素和表達上的自由灑脫,是任何人教不出來、任何技巧難以到達的境界。

如果你真的能用心去看一幅孩子的畫,就一定不會把孩子在牆面上的創作看成是破壞。我由衷地喜歡家中這面牆,擺一組家具或掛兩幅字畫難道就能比圓圓和小朋友們畫上去的公主、王子或不知所云的線條、各種顏色的貼紙更美、更動人嗎?

一面牆的光潔值多少錢?即使你不喜歡孩子亂塗、亂畫,也可以「忍痛割愛」,把這分自由和快樂送給孩子,過幾年把牆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報你的,往往是無法以價錢衡量的才華和豐沛的情感。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我的答案是:想像力不用培養,不限制就是培養。在教育上,並非家長做得愈多愈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孩子想像力方面,我認為「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

因為成人常常受制於經驗和常識的束縛,自己如果不是想像力豐富的人,在培養孩子想像力方面其實非常有限。賣菜的小販可以秤出一筐馬鈴薯的重量,但他不相信有人會秤出地球的重量,在他的常識中,秤重只有一桿秤。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有限,來理解和指導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能算出地球重量的人,最好不要把他的思惟早早地固定在秤桿上。減少干涉,才能給孩子留下開闊的思考空間。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尹建莉

大陸著名教育學者,教育碩士,曾任基層教師,現專注於家庭教育研究和寫作。代表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自出版以來一直在中國家庭教育類圖書暢銷排行榜獨占鰲頭,並授權台灣、韓國、越南、泰國等多種語文版本,至今已發行600萬冊,在歐美華人中亦有廣泛影響。《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是她的第二本著作,榮獲二○一四中國好書獎(科普生活類),並獲頒二○一五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年度自然養育人物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