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 面試時多聽少說

文/蔡祐吉 |2015.08.09
2120觀看次
字級

文/蔡祐吉

所有教「說話」的書或老師,都一定會強調「傾聽」的重要性,用在面試時也不例外;甚至,我還要大膽地跟你說,有時候,「聽得多」比「說得多」更重要無數倍!

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面試時明明是主考官在問你問題,如果都是他在說,你都沒有答題機會,你要如何讓對方認識你?如何進一步贏得他的認同?

答案揭曉前,先分享一段我的親身經歷。

在進入遠東集團任職前的最後一個面試,我遇到的,是集團的大家長:徐旭東董事長。

在見到徐董事長之前,我只從媒體上見過他,感覺上是個非常有主見、甚至帶點霸氣的大老闆。面試前,公司長官私下提醒我,在老闆面前講話,不能畏畏縮縮,一定要非常有自信,才會讓他印象深刻。

自信向來不是我的專長,在等待面試的幾十分鐘裡,我只能不斷模擬情境,讓自己武裝起來,希望用自己的專業,展現出一定的信心,說話不要太小聲,把握機會把自己推銷出去。

真正見到徐董事長,從握手寒暄坐下來那一刻開始,我所有的「預演」全部派不上用場。徐老闆果真是個非常直率的人,一邊翻著我的履歷,一邊已經開始侃侃而談。當時是二○一四年初,ETC剛轉入計程收費,備受媒體關注的時刻;他對媒體的報導有很多的意見,認為媒體不公平、偏頗、斷章取義;他也描述自己如何被記者設計,然後剪輯成連他自己都瞠目結舌的不實內容……;這一講,二十多分鐘已經過去,我除了不斷點頭稱是之外,一句話都插不上。

接著,徐董事長話鋒一轉,開始描述我的新工作性質,善意提出一些質疑,認為我要應徵的職務是個「階段性任務」,那當「階段」完成之後,我會不會「沒有發展」?他說:「你有沒有想過,你進這個集團,未來想做什麼?未來的發展是什麼?」

這道題目是我跟徐董的三十分鐘會面當中,他唯一問我的一道題目,也是我唯一有機會開口的一、兩分鐘,偏偏,偏偏我「答不出答案」。

氣氛有點凝結。我思考了幾秒鐘,確定我真的不知道要回答什麼,因為我真的沒想過「未來發展」的問題。

我決定據實以告。

「報告董事長,謝謝您對我個人未來生涯發展的關心。我從接到這個職務的邀約到現在一個星期,整天在想的都是,如果我接下這份工作,我要如何幫公司度過眼前的媒體難關?我想過很多的做法跟策略,一心想幫公司解決問題,但是我真的沒考慮過自己,當難關度過之後,要發展些什麼?」

以上這段話,是我三十分鐘面試過程中,唯一開口講的一段話。講完之後,面試結束,我覺得很淒慘,長官唯一讓我開口的機會,我卻無法針對他的問題提供答案,看來凶多吉少。

結果非常意料之外,才過了三十分鐘,我就接到長官的簡訊,告訴我他們決定「讓我去試試看」,也就是錄取的意思。

直到今天,還是沒有人告訴我,那次面試到底是什麼狀況?為什麼三十分鐘的面試,老闆講了二十九分鐘,剩下的一分鐘我回答得不切題,卻還是被錄取?

私下跟一些人資專家朋友討論的結果是,我誤打誤撞抓到兩大要領:一個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傾聽」,讓老闆暢所欲言,他會覺得你很受教,不會急著反駁他,跟他唱反調;另一個是我的答案雖然不是他問的問題,但透露出的,卻是我這個人「把公司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思考」的信念,所以老闆是認可的,因此讓我獲得了工作機會。

所以,當你面試時,遇到一位話講不停的主考官時,其實不必太擔心,也不必因為自己沒有開口機會而焦慮,只要你在該開口的時候開口,把握機會陳述你的想法就好;在這之前,長官若喜歡說,就當個好聽眾吧!有時候,好好聽話,也可以幫你「發現疑問」,讓你可以對他提出一些問題,當你問題問得對、問得好的時候,光「問問題」都能夠幫你加分。

所以誰說面試時一定是「主考官問,你回答」?如果有機會反過來,效果可能更出乎意料地好。

(摘自《求職力:破除新鮮人面試的50道陰影》,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蔡祐吉

資深媒體人、企業經理人、大學講師。世新新聞所碩士,縱橫職場二十七年,橫跨新聞傳播、公共關係、口語表達、危機處理、會議管理等多項領域;曾擔任電視新聞主播、國會特派員、媒體採訪主管、節目製作人,入圍金鐘獎與卓越新聞獎;有著不同於人力資源主管的細膩觀察,一心協助年輕朋友透過正確的方法,發現自己的天賦,找到適合的好工作。著有《說話力:表達、反擊、說服的技巧》、《見風轉舵力:掌握變化的職場書》與《先別急著撞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