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在清初帶來台灣的玄天上帝像。圖/記者邱麗玥
宰樞廟的佛龕是日治時期訂做,加入當時流行的西方圖騰,佛龕上方的兩個角落,有西方造型的小天使。
【記者羅佑純新北報導】建廟近二百四十年的三峽宰樞廟,外觀如樸實的三合院,至今仍保留清代建築工法,新北市去年九月將其登錄為市定古蹟;今年農曆年前意外尋獲先祖密藏七十五年的清朝玄天上帝,這尊神像陪伴李氏族人來台開墾,其間故事見證了皇民化的殖民史。
「我的祖先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三峽宰樞廟主委李楷瑞表示,乾隆初年安溪大旱,祖先派男丁來台開墾,乾隆十七年李氏先祖決定搬遷到台灣三角湧(今三峽)開墾。
開墾二十多年後,來台的七房子孫決定建廟,供奉從家鄉帶來的玄天上帝,也為開墾有功的先人設立牌位,「宰樞廟建立後,全家族有了可以凝聚感情的地方」。
李楷瑞強調,「宰樞廟」三字看似霸氣,其實「名副其實」,「我的祖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代,三世祖李邴在宋朝時官至宰相,位列中樞單位治國,因此命名為『宰樞廟』,就是要後輩效法先人,不妄自菲薄。」
建廟之時,族人利用河邊撿來的石頭,加上糯米、毛絨砌牆角基座,再上疊泥磚,他們把不要的稻殼放在泥漿中,並抹在泥磚外,方便再塗一層石灰,即是現今所看到的宰樞廟,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李楷瑞強調,以現在的建築工法來看,宰樞廟是標準的綠建築。
為了永續宰樞廟,李楷瑞著手申請宰樞廟成為新北市定古蹟。負責審核者之一的李乾朗教授認為,難得有廟方主動申請,且玄天上帝與李氏祖先合祀相當罕見,加上宰樞廟建築保留清代建築原味,因此四十九名委員都同意通過。
循白蟻蛀痕
發現祖佛
農曆年前整理佛龕時,李楷瑞循著被白蟻蛀蝕的痕跡,意外在佛龕正上方發現一個木盒,打開一看,裡面放著玄天上帝神像、香爐、燭台和一封信,信上寫著藏神像的原由:「為避役場查稽,仙景李氏七房族人密議,祖佛玄天上帝暫奉宰樞廟神龕之上,以待日後重現光明。昭和十四年三月初三」。
李楷瑞指出,日本人推動皇民化,要求所有寺廟必須燒掉原來供奉的神像,宰樞廟也不例外,日方要求廟方於昭和十四年三月初三,慶祝玄天上帝聖誕後,必須把神像火化,祖先們因此密議把神像偷藏在佛龕上,沒想到這一藏就是七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