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窗
林語堂在《京華煙雲》的故事一開始,便花了許多篇幅描寫義和團,他們不僅個個聲稱刀槍不入,而且供奉齊天大聖為祖師!
小說家直稱拳匪出於山東,而故事中,幼年的姚木蘭走失在逃難人群裡,竟有一段時間是與白蓮教的女頭目住在一起的!將義和團等同於白蓮教,並直言發源於魯的說法,應該是源於清末勞乃宣的《義和團教門源流考》。
《京華煙雲》裡的姚木蘭於逃難途中,在荒郊野外傾耳靜聽車夫訴說親身經歷,一時間竟感覺到那遙遠虛幻的世界,與現實生活之間如此貼近!
而今我們透過林語堂的描述,再度回顧百年滄桑史,清末時局的動盪,國人和西洋勢力之間的角力,其主要的戰場除了白蓮教之外,還可以追溯到大刀會。
原來在光緒年間,山東曹縣、單縣一帶,陸續出現了著名的幫會組織──大刀會。
會中成員都是硬氣功夫的行家,平常習用刀槍,還能頂破磚石,江湖上稱他們的功夫為「金鐘罩」。慢慢地,幫會也融入了迷信的色彩,開始念符吞咒,強調刀槍不入。
其實大刀會的成立,最初是因為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山東綠營兵被大舉調往前線作戰,而當地百姓為了抵擋土匪,保衛自己的家園,於是一群民勇自發性組成大刀會,其後逐漸受到官方的默認。大刀會甚至主動協助山東道台進行剿匪,其首領劉士端曾經親自緝捕了江洋大盜,而獲得官府的褒獎!
然而好景不常,不久之後,大刀會與天主教會兩方勢力開始不斷地壯大,單說大刀會為慶祝祖師誕辰,僅在單縣便連唱四天台戲,而且各村組織緊密,會眾多達三萬人,遍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
而當初被他們追剿的土匪,很多都進入天主教會尋求庇護,於是大刀會與天主教會便產生了一波波的衝突;到後來,大刀會甚至燒毀了許多教民的房舍,這終於引來了官府的追剿。
《京華煙雲》故事一開始,姚木蘭飄零的人生融入時局動亂的社會背景之中。她的所見所聞,見證了一段幫派與教會、清皇室與西方強權爭奪不休的風雨歲月。林語堂將這段歷史化為小說,因而使它更為寫實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