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古巴終於復交。歐巴馬總統在卸任前一年半,大家都認為他開始跛鴨時,卻依然火力十足。伊朗的核子武器案搞定,「歐記健保」在大法官中過關,古巴復交成功。
因為冷戰以來的歷史恩怨情仇中,古巴復交案最是惹人注目。在世人感覺中,一提到古巴,腦海立即跳出的字眼,不外是冷戰、飛彈危機、蘇聯、雪茄,加上大文豪海明威。
雖然冷戰已結束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但因餘緒未解,連美國對古巴的政策,一直都被歷任總統束諸高閣,更不用談全面和解與復交了。
美國與古巴和解與復交,其實非常不易。美國國會中,一直有潛在的地雷,使得這種政策意圖十分尷尬。近期以來,古巴裔在美的人口數增加,國會兩院都有議員;尤其對外交發言權極大的參院的外交委員會主席就是古巴裔。
這些古巴裔都是當年反卡斯楚、或遭卡斯楚迫害逃到美國者的後裔,有些人小時候還遭受過卡斯楚迫害。這批人對卡斯楚家族極為痛恨。總統一旦開始與古巴打交道,這些人都跳出來反對。
這些人說法很簡單,從冷戰以來,並沒有任何變化,卡斯楚還是卡斯楚,共產政權還是共產政權,獨裁還是獨裁;人權也不見改善;如果在沒有得到任何古巴保證下,就與古巴復交,解除對古巴的禁運,等於是全盤否定了冷戰時所付出的代價。
這些說法也不算全錯,但更深層的理由,恐怕是個人的,如果就這樣和古巴復交了,那這些古巴裔的先人們的反抗,不就是白白犧牲,逃出來的人不都是傻瓜嗎?這種心裡糾結,也是行政權不太願意去碰這個議題的原因之一。
但對美國整體的國家戰略利益而言,其實到了該和古巴改善關係的時候了;因為,拉丁美洲的反美勢力,現在已到谷底。
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自家後院中,還有一個如此強力反美的政權存在,又不能用武力拔除。
早在冷戰時期,甘迺迪總統就試過了,那就是豬玀灣事件,結果美國灰頭土臉的失敗而告終,還留下了一個心理學有名的「集體思考的盲點」案例,千古流傳。
美國和古巴的復交,無論如何,算是好事一樁吧!
孫揚明(台北市/前資深外交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