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系列評論」提及「選舉要靠罵人當選嗎?」拜讀後甚有同感,撰文呼應如下:
總統是國家最高領導人,負責引領國家往哪個方向走,治國用什麼理念前行。路走對了,即使再慢也是前行,走錯了,再回頭已是百年身,甚至再也沒有機會了。
歷史的偶然,洪秀柱與蔡英文兩位女性共同參與總統大選,這是我國性別平等的成功與民主的驕傲,期待她們進行的是一場不同於以往的典範選戰。
毫無疑問的,兩位候選人各有立場,特別是在兩岸關係論述、閣揆同意權、憲政制度、能源的運用、死刑的存廢、歷史課綱、如何追求公平正義等重大議題,均表達不同見解,這些見解背後涉及到個人信奉的價值。
如果洪蔡兩人同意,不要讓這場大選,成為讓台灣內部持續分裂的殺戮戰場,就不要躲在背後,依靠文膽作文比賽,更不姑息支持者抹黑攻擊、放任民粹四處竄行,而是負責任就彼此的價值、主張、政策公開辯論。
歪理走不出大門,閃躲禁不起陽光,真理愈辯愈明。我們不希望看到這次選舉與以往一樣,彼此在內部情緒動員,對外醜化嘲諷,最後時刻,行禮如儀式辯論,草草了事。
我們期待這一次選舉,在兩黨候選人正式成為黨的代表人之後,進行價值、路線、執行的長期辯論,讓理性辯論成為大選特色。
選舉是重要的價值社會化過程,它可以讓社會愈來愈分歧,也可以愈來愈凝聚。
衷心期盼洪蔡兩人,承擔優質社會化的責任,把彼此不同點,勇敢且清楚的呈現在國人面前。
洪蔡兩人可以提出對方主張的十大疑點,要求對方具體回答。為了避免作文比賽,希望兩人公開就彼此所在乎的疑點辯論。
政治性的話題,不應該都由名嘴把持,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必須勇於接受社會的質疑。
電視頻道是公眾資源,應該為社會的和諧進步提供舞台,希望每一個重大議題都有公開的辯論。
我們已經歷五次總統大選,對選舉已經熟悉,卻從來沒有深刻反省,如何進行一場有助於社會融合的選舉,我們期待這是一場就價值、路線、方法做徹底釐清的典範選舉。
洪秀柱、蔡英文兩位女士參選,已經寫入台灣的民主史,我們更期望她們真正載入史冊的是,用理性的辯論,做為選舉的主要形式,擺脫負面選舉的陰影,為台灣的民主開創一個新的里程碑。
張亞中(台北市/台大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