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八十歲的蕾娜.裴瑞茲談到美國與古巴恢復外交關係時說,她曾經以為自己終身看不到這一刻。
裴瑞茲比許多人更有資格評論此事對美國人與古巴人有何意義。美籍的裴瑞茲與古巴夥伴五十六年前一起來到古巴,此後將古巴視為老家。她希望兩國復交有助於解決古巴的住房危機。然而她也擔心,一窩蜂開發可能破壞這個「美麗」的國家。她說:「古巴缺少七十萬間住房。一定有人會因為重建古巴而財源滾滾。」她又說,她對兩國復交感到高興,但也擔心未來。她說:「美國想要,而且一定會賺許多錢。」
三十二歲的醫科學生帕莎.傑克森也是旅居古巴的少數美國人之一。她生於加州奧克蘭,已在古巴居留六年。她說:「重開大使館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老實說,我不知道。不過我懷著希望。」
傑克森表示,以提供適當的醫療照護而言,兩國可以相互學習。她說:「在奧克蘭,貧窮等於生病。我樂見全民療醫健保體系…我為我的社區著想。」
另一名美籍醫科學生索瓦表示,他對更多美國人出現在古巴的未來景象感到高興,更對古巴終將獲得長年欠缺的認同感到欣慰。他說:「美國終於將古巴視為一個獨立國家。兩國將以平等地位交往。對此我感到高興。我樂見我們的國旗再度飄揚,成為兩國復交的象徵。我們的共通點多於差異。」他又說,通俗文化領域尤其如此。
古巴缺少普及或快速的網路連結,美國的部分電視節目與音樂人在古巴卻極受歡迎,為古巴人提供文化的踏腳石,以及與美國之間的共同臍帶。
原住加州的音樂人曼恩迪茲已經旅居古巴四十九年。他說,即使政治人物試圖反向引導古巴人與美國人,雙方的關係始終非常密切。他表示:「政治人物總是反應遲緩,文化工作者則相處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