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清腸計畫 定時補充 乳酸菌

蘇林 |2007.03.04
615觀看次
字級

想知道自己到底幾歲?可能不是從外貌來判斷,而應由腸道的老化情況來判斷。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台灣九成的青少年,腸道比實際年齡還老上許多,顯示如何保持腸道清潔、活絡腸道功能,是現代人必修的功課。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副教授黃惠宇說,目前醫界及食品營養界正大力提倡,認為應依腸道的健康年齡,作為一個人真正的生理狀況指標。

原因是,人類老化的原因,多半是壓力還有飲食習慣所造成,舉例來說,像是遊牧民族通常從飲食中大量攝取酸奶,因此這些地區人民特別健康。相對的,台灣有九成的國小、國中、高中學生,因為飲食習慣不佳,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老。

台安醫院家醫科醫師羅佳琳說,一般成人的腸子長達六公尺,在腸壁的後面,則連接著淋巴結,當腸子功能不佳時,除了產生便秘、拉肚子、脹氣等症狀外,另外還有許多過敏原,也特別容易停留在腸道中,形成過敏體質。

一般門診中,民眾很少因為腸道發生問題而立即就診,通常都會拖到嚴重便秘,出現痔瘡、流血現象才會求醫。問診過程中,醫師也常發現,有腸道和便祕問題的人,通常肚子悶悶的、口臭、舌苔特別厚,排泄也經常不是很順利。此外,有腸道問題的人也常伴隨失眠的問題。

羅佳琳醫師解釋說:出生前人體是沒有細菌的,吃母乳後嬰兒會有比菲德氏菌,吃牛奶會有乳酸菌。現代人吃母乳的比例減少,本來存在的好菌會隨著年齡減少、消失,尤其到了老年會更嚴重;嬰兒時期會有腸脹氣問題,到了中壯年,因減肥,職場女性吃得少、沒運動,沒時間順利解便,就容易產生壓力型便秘。老年腸道菌叢更少、機能退化,腸道蠕動減緩現象,嚴重者得依賴瀉藥解決。

羅佳琳說,大多數人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長期累積出各種腸躁症狀。但話說回來,這時候還未釀出大病,只要補充充足的乳酸菌,就能從根本解決腸道的各種問題,所以國際社會已正式把乳酸菌定名為「益生菌」。

所謂的「乳酸菌」,不只存在於優酪乳、優格、乳酸菌飲品內,也有廠商做成錠劑、粉狀,重點是每天要定時補充,才會真正有效果。上班族若怕胖,不敢喝優酪乳,可補充錠劑,避免攝取過多熱量。此外,在補充乳酸菌時,要先做清除宿便的動作,因為若宿便卡在腸道絨毛,營養便無法吸收,排出宿便後,才能不管吃什麼,都真正補充到人體中。

黃惠宇副教授說,常有人問

:盒餐附贈的乳酸飲料,是營養健康的乳酸產品嗎?正確地說,每日要補充的乳酸菌數量為十的十次方,也就是說是一百億個乳酸菌,一般盒餐所附贈的飲料,大多無法達到標準,反而多半是糖分,只會引起肥胖。

此外,採購超市中的乳酸製品,也可以秉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在買的時候,除了越新鮮越好,還可以看一下瓶底,沉澱物越多,表示死菌越多。至於一般的保健食品,乳酸菌含量通常大於市售乳酸飲料相當多倍。再者,保健食品保存期間可長達一至二年,臨床上也發現,粉狀、膠囊會比錠劑好,比較符合需要量的標準。

乳酸菌的特點

對人體有益的乳酸菌,必須符合下列三大特點:

1.必須活菌才能維持腸道健康,到達小腸才能產生乳酸,提高腸道的酸鹼值,因為一般病原菌一定要在酸鹼值PH4以下才能存活,所以拉肚子時,可以補充乳酸菌,快速解決問題。

2.至於要不要挑選特別的廠牌,一般來說不需要,但可檢查廠商是否有特殊技術,讓菌株存活較久為依據;另外,乳酸菌是厭氧菌,必須放在密封及攝氏二│八度環境下,良好的保存也是選擇的重點。

3.人可食用的乳酸菌,必須篩選自人體的菌種,動物的只能給動物,而不是給人的。目前在篩選出來二八六種菌種中只有二十六株可以用;在食用時,菌株的種類越多越好,重點要耐胃酸、耐膽酸。此外,廠商通常會提兩種證據││包裹技術和菌數量,購買時不妨加以檢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