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1980年代的麥當勞震撼

執筆人:羅智強自由作家 |2015.07.17
4208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羅智強

自由作家

媒體報導,麥當勞將撤出台灣,「拍賣」直營店,未來台灣市場將採取「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由新的投資方主導本地市場經營,等同裁撤台灣子公司。最近在整理一部台灣法律與經濟發展有關的歷史書,才剛完成的其中一章,談麥當勞在一九八四年進入台灣時,對台灣的餐飲與服務業帶來的革命性影響。

麥當勞是第一個進入台灣的連鎖速食業者,在一九七○年代末期,麥當勞即開始評估並申請進入台灣,一九八○年代初期,獲得經濟部投審會的核可,麥當勞正式來台。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八日,麥當勞進駐台灣,在民生東路開了第一家店。標榜品質(Quality)、服務(Service)、清潔(Cleanliness)、價值(Value)QSCV企業格言的麥當勞搶灘台灣市場以後,造成國內食品業的強烈震撼;台北店開張一個多月,就打破了麥當勞當時在全世界七千五百餘家連鎖店的一周最高營業額紀錄,也創下麥當勞公司成立二十八年以來的營業額空前紀錄。台灣的媒體還因此感歎地下了一個「中國人真會吃」的標題。

同時,麥當勞進入台灣,也對台灣的產業產生了難以想像的巨大影響。

第一個震撼性影響是食品衛生,當時台灣的餐飲業存在髒、亂等缺點,每為社會大眾所詬病,主訴衛生乾淨的麥當勞速食連鎖店進軍台灣,對國內業者帶了來競爭的壓力,大幅提升了台灣的食品衛生,進一步保障了國人的健康,可謂為台灣帶來另一種食品革命。

其次,是帶領國內餐飲設備業朝向高品質、高效率、合理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麥當勞進入台灣後,也等於對外國各式各樣連鎖加盟的餐飲品牌解禁,肯德基、必勝客等多家知名的連鎖速食品牌相繼進入台灣。隨著多家連鎖速食品牌進入台灣,麥當勞雖然還是穩坐龍頭位置,但也面臨了相當激烈的競爭,難以再像剛進台灣時擁有令人咋舌的獲利。

各國多元豐富的連鎖餐廳進入台灣,也大幅提升台灣食的品質、食的衛生、食的口味多樣性,為爾後台灣獲得美食天堂的美譽打下了基礎。

此外,麥當勞也引進了新的企業經營方式,特別是把它連鎖經營的先進觀念與管理制度引進台灣,對台灣的流通產業有很大的影響。台灣現在大街小巷的連鎖店,乃至於反攻國外市場的台灣本土連鎖品牌,其連鎖管理的觀念與技術都在麥當勞進入台灣後受到很大的啟發。

麥當勞等連鎖產業或觀念進入台灣,也不是全無負面聲音。以麥當勞來說,全球各地都有一些垃圾食物的質疑。產品原料或勞資等問題仍時有一些狀況發生。而像7-Eleven便利商店的經營概念被引進台灣時,幾乎把原本全台灣各個角落都存在的「柑仔店」(傳統雜貨店)消滅了。

當然也有意見認為傳統的柑仔店,是一個令人懷念、值得被保留的文化。因此所謂的「進步」,衝擊的是舊的文化。

從這裡可以看到,時代的巨人往前走,可能帶來的是環境品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或是經營管理概念的進步,但卻不是完全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最後,在7-Eleven或麥當勞進入台灣的一九八○年代,當時經濟環境是以總體政策考慮為優先。這時候受衝擊的弱勢方聲音是比較出不來的,可是現在,有時候一個「釘子戶」就可扳倒一個市政府。政府快速弱化,已不是一九八○年代一個部長、次長就可以拍板一個大決定的時代。

這又是另一種今昔不同的對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