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廣才
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栽花,花一定會開,只是開出來的花,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安.賈維絲是美國女性運動的先驅,一八五○年代在西維吉尼亞組織「母親日工作俱樂部」,宗旨是要改善公共衛生、降低嬰兒死亡率、預防母奶受感染。
她們在一八六一年到一八六五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照顧了兩邊無數受傷的士兵。戰後,賈維絲還倡導「母親友誼日」活動,以母親為主角推動雙方的和解。她在一九○五年五月九日去世。
賈維絲的女兒安娜.賈維絲繼承母親的遺志,母親的過世給了她靈感,她決心推動專屬「母親的節日」。一九○八年五月十日,許多家庭聚集在西維吉尼亞格拉夫頓的教堂,參與第一個「母親日」的活動。在安娜的鼓吹下,各地紛紛響應。
一九一四年五月九日,總統威爾遜正式宣告:每年五月第二個禮拜天為國定的「母親日」,這就是母親節的由來。但是母親節很快朝安娜原先希望的相反方向演變。
安娜提倡的母親節,是這一天你以兒女的身分,讚頌你的母親,而不是讚頌全天下的母親,所以她的母親節Mother’s Day是單數,而不是複數的Mothers’Day。可是商人很快把母親節變成發財的好日子。鮮花、蛋糕、禮物、卡片,藉此節日大發利市。
安娜對「母親節」染上商業色彩非常困擾,對以母親節為名賣康乃馨募款更痛恨。她認為這些以錢為主的活動,汙染了她發起母親節原本的虔誠。於是投入所有的精力、時間、財產抵制利用母親節賺錢的活動。甚至因此攻擊第一夫人艾蓮諾.羅斯福,因為她利用母親節為慈善組織募款。
安娜的行動愈來愈激烈,大家都把她當神經病,根本不理會她在捍衛什麼?她不但耗盡錢財,也付出了健康,最後死在精神病的療養院,死前身無分文,而且已經失智。
安娜如果選擇另一條路,她可以賺很多錢。光在美國,母親節就是最多人外食的節日。母親節是送禮物第二多的節日,是買卡片第三多的節日,僅次於聖誕節、情人節。
(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本文摘自《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