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龍、曾宇謙 結最美的琴緣

 |2015.07.16
3509觀看次
字級
曾宇謙昨使用「塔里希奧」演奏一小段西貝流士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沉穩、內斂的琴聲,讓在場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許文龍一時技癢,拿起提琴與曾宇謙合奏德國民謠《故鄉》,默契的演出博得滿堂彩。圖/中央社
曾宇謙借過的名琴

【本報台南訊】第十五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組銀牌得主曾宇謙,借用奇美博物館名琴參賽,昨回到奇美博物館續約,未來一年將使用這把由製琴大師瓜奈里製作的「塔里希奧」(Tarisio),參與世界巡演,並與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以小提琴合奏德國民謠《故鄉》,博得滿堂彩。

二十歲的曾宇謙前幾天才回國,昨在父母陪同下到台南奇美博物館拜會許文龍,相差六十八歲的「爺孫」見到彼此相當開心;許文龍不斷豎起大拇指,稱讚曾宇謙是「世界第一、台灣之光」。

最美音樂 打動人心

許文龍說,有錢人並不稀奇,如果是像貝多芬、莎士比亞這樣的大師,能夠將當代的藝術、文學傳承下去,才值得世人尊敬;免費出借名琴給學生,「並非抱持著贊助音樂家的立場,而是視為義務」,幫台灣培育出更多一流人才。

許文龍說,第一次看到曾宇謙,還是個活蹦亂跳的小學生,沒想到現在是在國際舞台展露光芒的提琴家,「看他一路成長,就像是自己的孫子一樣」,決賽那天還守著電視轉播,看他在舞台上演奏,「真的進步很多!」

「你的演奏要能感動我!」曾宇謙回憶說,許文龍這句話他一直放在心裡,還記得第一次出國比賽前演奏給許文龍聽,老人家不是很滿意,認為他的技巧很好,但還有進步的空間,關鍵就是,「音樂最美的部分要能打動人心。」

曾宇謙表示,十一歲決定走上小提琴演奏家這條路以來,他一直都跟奇美借琴,一路上受到不少貴人的幫忙,「沒有奇美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很高興多年後再次演奏,總算聽到許文龍讚美他「有進步了」。

最愛名琴 視琴如命

負責小提琴出借的顧問鐘岱廷表示,九年前曾宇謙到奇美借琴,一張稚嫩的臉,打量著眼前六、七支琴弓,左看右看,不斷試拉,最後選定一支,心滿意足說,「這支一定是最棒、最貴的!」旁邊的人全笑了,因為他看上的是最低價。

曾宇謙特別感謝奇美提供名琴,讓他不論學習或比賽,都能獲得更佳表現,昨跟奇美續簽,未來一年將使用這把由製琴大師瓜奈里製作的「塔里希奧」,讓全世界「聽」見台灣。

曾宇謙笑說,每次出國都要「琴不離身」,前幾天到俄國搭火車,早上五時半就要出發,途中都不敢睡覺,就怕琴被拿走,自小就很習慣這種「視琴如命」的生活。

曾宇謙昨使用「塔里希奧」演奏一小段西貝流士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沉穩、內斂的琴聲,讓在場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許文龍一時技癢,拿起提琴與曾宇謙合奏德國民謠《故鄉》(圖/中央社),默契的演出博得滿堂彩;最後,許文龍送給曾宇謙小時與他的合照,並在上面寫著,「歡喜你得大獎」,並素描曾宇謙的側臉,兩人互為知音,相知相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